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常见问题 >

常见问题

三明市三元区小巷子三明:打卡沪明街区 感受山海情深

发布时间:2024-11-15 20:55

  金秋十月,红旗招展,国庆期间来沪明情文化街区打卡的市民络绎不绝。“沪明街区不仅能休闲娱乐,还能了解三明历史。”市民王先生带着孩子来了一场家门口的旅行。

  王先生口中的沪明情文化街区建成于2023年12月,位于三明市三元区沪明路、东安路呈十字形的街区两侧,是三明市推动沪明合作的重要项目之一。

  在街区的中心位置,一个造型像飘动丝带的水幕景观,周围不少市民正在合影留念。

  “这个景观名为沪明情·携手,也叫海上生明月,整体寓意为沪明友谊长存、情深似海。”三元区列东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温丽婷介绍,雕塑高5.7米、跨度9.3米,设计灵感来自上海三明的拼音“s”和“h”,飘动的丝带代表“s”,底部为含“h”的椭圆,意为“海之未来”,水幕从空中落下汇聚入“海”。

  据悉,沪明情文化街区共建有“携手”“印迹”“画卷”“憧憬”“如意”“奋进”等6处微景观,以及沪明社区群服务中心和沪明文化交流中心。

  漫步在街区内,随处可见沪明合作的历史痕迹,沪明路、沪明社区、沪明小学、沪明花园等地名,彰显了上海对三明的大力支持与深情厚谊。

  1966年,为了支援“小三线名职工携带家眷离开繁华的上海,援建三明纺织厂和三明印染厂。此后,为了响应政府“退城入园”的号召,两家企业也相继搬离市区,其原址上建成了现在的沪明文化街区。

  如今,工厂变学校,厂区变街区,车间变楼房,城市在不断变迁,但沪明情深的历史不会遗忘。街区里的文化长廊,一幅幅浮雕和老照片如画卷般悠悠展开,还原了沪明往事,重塑着城市记忆。

  “文化长廊共分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全铜打造的浮雕‘印迹’,长23.17米,高度3.2米,后半部分是延绵的‘画卷’,长67.54米,高度3.2米,共同展现上海三明两地工业、城市、生活、文化等变迁和交流发展。”温丽婷介绍。

  据介绍,浮雕集中展现了1959年到1970年先后从上海搬迁至三明的18家轻纺企业,记载着三明工业的发展变迁,很多扎根三明的上海老人来此寻找青春的记忆。

  “从上海到三明,我们将最好的年华奉献给这片红色的土地。”三明纺织厂退休工人老张感慨道:“我经常来这里走走,看到这些老照片,就能想起那段峥嵘岁月。”

  街区内还有充满童趣的“如意”公园,以真实比例打造的“沪明号”动车组“奋进”,用光电建筑玻璃做成全息投影景观“憧憬”,吸引着不同年龄段的市民前来游玩、打卡。

  “沪明情文化街区让我沉浸式体验上海和三明的历史文化,深刻感受到两地的友谊和情谊。”逛完几处微景观的陈女士深有感触。

  沪明情文化街区展示了上海和三明两地跨越一个甲子的牵手佳话,增进两地人民的了解和感情。,沪明合作将再续前缘,共享发展机遇、造福两地人民。(罗光明)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