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2月7日讯( 通讯员 陈莉莉 郑佳慧)“以前,我们村的灌溉用水要从山边水渠绕行1公里才能到达农田,用时长且水流缓慢。现在,灌溉用水直接从渡槽引来,路程大大缩短,水量也充沛,为村民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可靠保障。”近日,三明永安市安砂镇石碧村副主任吴立涛感慨道。
石碧村是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的受益者之一。该灌区涵盖永安市的安砂、曹远、大湖等多个乡镇。由于年久失修,原有灌溉设施出现老化、损坏、渗漏等问题,导致灌溉效率和节水效果大幅下降。为改善这一状况,2024年5月底,永安市启动了一期工程,对灌溉设施进行改造和续建。
此项目为增发国债水利项目,一期工程投资概算为2652.12万元,涉及曹远镇的9个建制村和安砂镇的7个建制村,共包括67处工程,渠道总长达40公里。
为确保项目科学、高效、安全推进,永安市水利部门成立了项目专班,各部门通力协作,优化施工设计和进度计划,强化技术、机械、人员等力量配置,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
工程点多面广,渠系纵横交错,施工环境复杂。经过深入调研,项目团队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施工方案,如防渗处理、架设渡槽、倒虹吸工程等,有效解决了灌区渠系的诸多问题。长长的混凝土输送管实现了远距离泵送,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省了人力。
石碧村位于渠尾,离主干渠取水水源较远,加之原有山边水渠老化、渗漏等问题,灌溉用水流程长、流量小。为此,水利部门在小江坊村顺着地势架设了跨度168.7米的渡槽,大大缩短了输水距离,提高了水流流量。这一“空中水道”有效解决了石碧村约800亩农田的灌溉用水问题。
在安砂集镇,原有的地下倒虹吸管道因年代久远出现老化、渗漏问题。随着集镇的发展,地面建筑物增多,管道渗水给房屋带来安全隐患。为解决这一问题,项目团队另辟新址,新建倒虹吸工程,科学设计管道线多米的压力输水管道从公路路基下方穿过,既解决了灌溉水源调配问题,又避免了安全隐患。
修渠保灌溉,清水润心田。项目一期工程已基本完工,完成了拦河坝、沉砂池、渡槽、灌排渠道、护岸、倒虹吸埋管等多项建设。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后,将恢复灌溉面积0.19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853万亩,年增节水能力262.37万立方米,年增供水能力644.99万立方米。渠系水利用系数由0.60提高到0.63,灌溉保证率达到90%以上。
联系人:李
手机:13658489879
电话:0598-8591900
邮箱:59896898@qq.com
地址: 三明市三元区碧桂园247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