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市第三中学高中校是一所省二级达标高中校,在校生2000余人。近年来,学校认真《办公厅关于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积极探索育人方式改革,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主途径,联通“学校、家庭、社区”三方力量,培养学生做到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自觉、生活自立,形成了符合学校实际的“三自三联”德育工作长效机制。2022年9月,学校《三自三联,润德助行》入选福建省第三批“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
一是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从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生梦想等方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借助榜样的力量,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是深化惯养成教育。从仪容仪表、个人卫生、文明乘车等方面,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惯、生活惯、行为惯,促进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潜移默化提升学生自身文明素质。
三是落实法治安全教育。从法治教育、生命教育、人与自然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卫生防疫、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防震减灾、防溺水、防欺凌、禁毒防毒、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等教育,让学生知法、懂法、用法,提高学生应对技能,懂得自我保护。
四是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以校本课程为依托,结合不同年级学生心理特点,逐步推进职业生涯规划,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积极心态、规则意识等,让学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五是细化劳动实践教育。以志愿服务为依托,结合校园环境美化和社区实践活动,树立学生的劳动观念,强化学生的劳动意识,养成自觉参与劳动的惯。
一是拓展教育主体,转变教育理念。学校通过教工大会、国旗下讲话、年段工作会、德育工作会等途径,让全校教职工树立所有的三中人既是教学者,又是德育人,既是校园的主人,更是“三自三联”教育的实施主体的意识。
二是完善管理机制,做好制度保障。为保障“三自三联”教育的有序推进,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领导小组带领全体班主任等德育骨干持续摸索,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并完善了成体系的制度,为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是细化日常管理,注重引导和帮助。依托学生会进行自我管理,在仪容仪表、校园环境卫生、学生纪律、集会管理、活动管理、板报评比、宿舍评比等方面进行逐一细化,既关注管理的结果,又关注管理的过程。注重教师监管与学生监督机制相结合,保障学生自我管理的有序进行。
四是倡导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积极倡导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倡导学生社团活动的自主开展,强化学生对班舍管理的主动参与,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去影响每一个学生。
五是构建教育网格,增强“校—家—社”三方联动。学校邀请家长代表、社区代表和辖区民警等参加学校相关活动,开设家长讲坛和家庭教育讲座,办好家长学校。加强与社区的联系与沟通,积极开展各类有益学生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让“三自”教育活动深入家庭,进入社区,形成“三联”合力。
六是加大理论研究,完善“三自三联”教育体系。在“三自三联”教育体系运行过程中,学校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每年暑假开设德育讲坛,对班主任队伍进行理论培训;德育骨干到先进学校进行参观学,在活动中学体悟、感受成长。不断加大德育理论研究力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管理体系,保障体系运转的有效性。
一是学生个体成长光彩绽放。“三自三联”德育工作机制极大激发了学生成长进步的内驱力,在各类活动中成绩显著。如2022年蓝宇昕同学代表三明市参加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获高中组三等奖;2021年赖淑澜同学代表三明市参加全省“大手拉小手,永远跟走”青少年演讲比赛决赛中荣获全省一等奖,陈魏彬同学代表三明市参加第六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福建赛区总决赛荣获高中组第二名,校啦啦操队获全国啦啦操竞赛第三名;志愿者“重阳敬老”活动被推送至东南电视台展播;乐榄、陈子坤、李羽萱等优秀学生被音乐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厦门大学等著名高校录取。
二是学校整体发展蒸蒸日上。通过开展“三自三联”教育的生动实践,学校发展呈现良好势头,先后被评为“级青少年集邮示范基地”“教育部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福建省足球特色示范学校”“三明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等;连续多年获得永安市中小会田径比赛城区组团体总分第一名、永安市诗词大赛一等奖;艺体特色办学取得显著成绩。
三是社区协同育人卓有成效。学校构建起“以学校为龙头、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的“三联”教育网络,了各类活动百余次,与双桥社区、龙翔社区等牵手共建,通过进社区展演等活动,提升了社区居民对学校德育教育成果的认识;引入社区资源进校园,丰富了学校的德育教育内涵,实现德育社会化,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反响,形成了浓厚的育人氛围,提升了学校育人实效。
联系人:李
手机:13658489879
电话:0598-8591900
邮箱:59896898@qq.com
地址: 三明市三元区碧桂园247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