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石化产业集群逐步成形成势。以中化泉州石化、福建联合石化、福建百宏等龙头企业为引领,已初步形成 油头-化身-轻纺尾产业链条,目前正在加快打造 石化-纺织鞋服两万亿级产业链群。产业园区规模层级加速提升。泉港、泉惠两个石化园区,2022年分别位列 中国化工园区30强第15位和第23位,港口、岸线等禀赋条件优越,还配套有福建清源创新实验室、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海峡石化产品交易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在10月26日召开的2023中国化工园区论坛上,泉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景春表示。
另据泉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廖良结透露,湄洲湾石化基地作为泉州市石化产业发展重要载体,包含泉港、泉惠两个石化园区,已入驻产业企业72家、项目88个、总投资2146.31亿元。
按照规划,泉港石化工业园区将依托福建联合石化炼化一体化,重点发展多元化烯烃原料、乙烯、丙烯、碳四、苯、对二甲苯、LPG、电子化学品等产业链,推进醋酸乙烯、EVA等项目建设;泉惠石化工业园区则将依托中化泉州石化及中化二套乙烯项目,重点发展炼油、烯烃和芳烃等产业链,实现央企、民企和外资企业耦合发展。
地处泉州市泉港区东北部,紧邻国家一类口岸肖厝港,湄洲湾石化基地先导区--泉港石化工业园区,正重点规划发展七条产业链,发力高端聚烯烃、工程塑料和特种工程塑料、特种橡胶和热塑性弹性体、高性能纤维及其他功能材料,精细化学品、电子化学品和新能源新材料、医药类等项目。
在10月25日下午举办的2023中国化工园区论坛媒体发布会上,泉州市泉港石化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沙龙发布了泉港石化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蓝图。
陈沙龙表示,作为湄洲湾石化基地先导区,泉港石化工业园区具有交通物流便捷、公用设施配套齐全、产业生态发展成熟、环保安全绿色规范、行政服务优质高效等优势,产业规模集聚,发展势头强劲,石化总产值连续五年超千亿。近年来,泉港石化工业园区一手抓传统石油化工产业强链、补链、拓链,以福建联合石化为龙头,引进天辰化学、乔石化、福建百宏石化等一批优质石化企业入驻园区,形成了乙烯、丙烯、丁二烯、苯和对二甲苯等7条产业链;一手抓精细化工、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的布局,招引落户了医药中间体、生物新材料、电池新材料、氢能新能源等项目。未来,泉港石化工业园区将持续围绕石化产业的高端、绿色、协调、转型发展,把牢产业链招商主方向,全力招引落地产业链关键项目,推动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流的绿色石化产业基地。
资料显示,泉港石化工业园区规划面积25.98平方公里,现已入住企业48家,形成了以联合石化为龙头,大型炼油、三大合成材料、大宗有机原料、下游深加工等较为合理的产业结构,是目前福建公用配套最完善、物流条件最优越、产业生态最成熟的石化基地。
目前,依托联合石化烯烃、芳烃原料,泉港石化工业园区现已形成聚乙烯、EO/EG、表面活性剂、乙 (烷)氧基化物、聚醚多元醇、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等项目的乙烯产业链,正在建设醋酸乙烯、EVA等项目;聚丙烯、环氧丙烷等项目的丙烯产业链;丁苯橡胶、顺丁橡胶、碳四烷基化等项目的碳四产业链,正在对接尼龙12、三元乙丙橡胶等项目。
地处福建省湄洲湾南岸、泉州市惠安县东北部斗尾港口经济区的泉惠石化工业园区,是福建省十大新增长和千亿产业基地之一。
发布会上,泉惠石化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何国平发布泉惠石化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蓝图。
何国平表示,近年来,泉惠石化工业园区坚持 “原料多元化、产品高端化、产业集群化、绿色低碳化”,着力强链延链补链,不断健全产业体系,打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下一阶段,园区将以此次论坛为新起点,聚焦 “一条主线、三大方向”产业发展框架,加快构建具有规模优势、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的石油化工产业体系,即:以炼化一体化为主线扩大规模,合成材料方向重点发展聚烯烃、ABS两大类产品,提升差异化发展水平;有机原料方向快速推进丙烯腈等重点项目,延伸石化产业链;化工新材料方向加快构筑己内酰胺、锂电池电解液产业链等,推动原料就地消纳与技术引进相结合。预计到2025年,乙烯规模达130万吨/年、丙烯规模达95万吨/年、合成材料规模超218万吨/年,成为国内一流的合成材料产业基地。同时,全力向上争取新增第二套乙烯项目,提质现有产业链体系和产品结构,提升下游高端化、差异化发展水平。
资料显示,泉惠石化工业园区目前已建成中化1500万吨/年炼油、100万吨乙烯及80万吨/年芳烃龙头项目,产业规模和集聚效应日益彰显,已连续四年荣获 “中国化工园区30强”。
按照 “立龙头、铸链条、建集群”的发展思路,泉惠石化工业园区正重点构筑炼油、烯烃和芳烃等产业链,并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原油炼制-烯烃制造-中下游制造业。目前,除中化项目外,泉惠石化工业园区还引进了总投资约300亿元的30个中下游企业项目,有效填补了炼油、烯烃、芳烃产业链条,初步构筑了乙烯、丙烯、碳四、碳五、苯、碳九、对二甲苯、环氧乙烷等10条产业链,实现了央企、民企和外资企业的耦合发展,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记者 余娜)
联系人:李
手机:13658489879
电话:0598-8591900
邮箱:59896898@qq.com
地址: 三明市三元区碧桂园247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