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中央建筑工程部西北第三工程公司宝鸡工程处整个建制及西北运输总公司、西北机械化总公司的部分人员,奉命南迁福建三明,组建福建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以下简称省一建)。当时,作为福建省重工业基地三明的全部工业建设项目和部分城市建设工程的施工由省一建承担。自此,这支从西北转战来明的建筑施工队伍,奋力拼搏、艰苦创业,谱写了又一页工程建设新篇章——
近日,记者走进省一建,采访了时任省一建党委副书记的王义颂老人。今年87岁的王义颂,耳聪目明,身子骨硬朗,祖籍浙江省台州,1958年,他26岁,在省一建,从测量员干起,先后担任生产科副科长、工程处支部书记、公司党委副书记等职。1992年,老人正式退休。
带着浓浓的浙江口音,王义颂老人向记者讲述了省一建1958年那段令人难忘的岁月。
1958年初,中央对国民经济建设“二五”计划的实施作了新的部署。建筑工程部根据中央关于改进企业管理的决定及相关会议精神,决定将西北的第三工程公司分成二支,其中一支调放福建省。
据此,宝鸡工程处的整个建制1460人与西北第三工程公司统筹抽调的干部、工人550多人,以及西北运输总公司、西北机械化总公司抽调的100多人,一并调入福建三明。
西北三公司宝鸡工程处前身是由浙南游击纵队的一部分整编成的中国人民某团。1952年,部队转为工程建设兵团;1955年5月,集体转业改为直属中央建筑企业。
翻阅省一建档案资料,记者得知,从西北南迁的共有2010人。其中干部697人、工人1313人,干部中有总工程师3人、工程师18人、技术员169人、医务人员38人。随带装备有汽车47辆、起重机13台,其他施工机械、设备106台,以及大量的物资、家具、用具等。
从1958年6月24日起,平均每天有100多人启程。从7月1日起,又分1日、5日、10日三批,包乘火车专列,从宝鸡市出发,经武汉,直达三明,一般每趟7至8天。途中,纪律良好,秩序井然,人员分批顺利到达。
1958年7月21日,福建省三明重工业建设施工指挥部和福建省城市建设局第一工程公司委员会以总号(58)001计字01号文作了工作安排。7月24日,在三明城关红旗影剧院召开福建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成立大会,宣布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当时,根据承担的工程任务,公司下设一、二、三工区,分别承担重机厂、化工厂、钢铁厂等各厂工程施工,直属工地担负民用建筑施工,并设机械运输站、加工厂。“不久,又改设为第一、二、三、四工程处和安装工程处、加工总厂,招收培训徒工1681人。其中第四工程处专门负责南平辖区相关工程施工。当时我作为测量员,主要负责第一工程处承担工程的测量工作。”王义颂介绍。
省一建成立后,福州军区派出9128部队指战员,闽南各县派出大量民工,还有厦门大学中文系一批师生,陆续抵达三明,进入工地,组成“军、技、民”三结合的施工队伍,拉开了万人会战三明工业基地建设的序幕。
1958年,西北南迁职工2010人分批到达三明后,分散安排到三明、沙县城关的居民及附近农民家中住宿,不论边房、屋角、厅堂、阁楼、过道,也顾不到是否紧挨着牛棚、猪圈,只要有一席之地能搁下床铺,都随遇而安。随队的职工家属,找来几块破砖乱石,摆摆垒垒,放上铁锅,就把烧水煮饭的事给应付过去了。当时,职工们就在这样的居住条件下,长途奔波,往返工地。
“有稍为宽大些的闲房,一般都派作公用。公司机关当时就租用列西一幢200平方米的木结构两层楼房作为办公楼。列西临河边的一座古庙(即正顺庙)虽破烂不堪,但面积较大,经过一番整理,公司职工医院也因陋就简在此开展医疗工作。”王义颂告诉记者。
随着大批民工陆续进场,抢建工棚是刻不容缓的任务。但是,材料又从何而来呢?“没有毛竹自己砍,没有芦苇自己割,没有稻草自己挑。”于是,一支又一支临时组成的伐竹队、运草队出发了,分赴深山老林、大小村落。永春民工队去的是百里以外的沙溪镇,再进入深山伐竹,沿途尽是崎岖小道,即使徒步行走,也要步步小心,何况肩负百斤毛竹。可他们干得很出色,开始每天只能砍、运180根,最后增加至530根。有一次,公司加工总厂的团员青年把上山割草作为团日活动,半天上交上万斤茅草。
王义颂回忆,工棚不断增加,民工继续分批进场,抢建工棚仍在紧张进行着,而绑扎材料竹蔑告急。“竹工张荷生小组四处打听,终于在20里外的大山上找到一种可以加工竹蔑的小金竹。几个竹工小组一齐行动,利用星期天上山伐竹,早晚抽空加工成16万根竹篾。从1958年至1960年,前后搭盖了近6万平方米的工棚和简易宿舍,使职工和家属终于有了安身的地方。”
3年施工的高峰期,省一建在册人数曾达15162人,而山区粮食因交通闭塞,运不出来。怎么办?
1959年2月,公司响应政府决策部署,先后组织2000多人,到边远山区运粮。
“运粮点近的距离公路20至30公里,远的50公里以上。职工们肩挑百斤粮担翻山越岭,走崎岖小道,遇到雨天,泥泞不堪,有一些村落以田埂代路,又窄又滑,十分难走。不少同志肩磨破了,脚起泡了,一般都要闯过‘肩肿、腰酸、腿痛’三关。粮食挑到公路集中点后,才由汽车运输。”省一建档案资料这样记载。
三明地处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之间的河谷盆地,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3公里,沙溪河、鹰厦铁路贯穿全境,以三明钢铁厂为中心的钢铁、机械、化工、热电等厂址,一个紧挨一个地分布在河西区的丘陵地带上,每建一个厂,第一打仗是移山、填沟,开挖大型土方,总土方量约700万立方米。
王义颂告诉记者,1958年7月,三明钢铁厂第一期工程(20万吨规模)率先开工。“随着115万立方米的大型土方开挖,沙溪河畔人山人海,锄起镐落,肩挑车运,川流不息,打夯号子此起彼伏。”回想当年的劳动景象,王义颂有些激动。
上百万立方的土方工程开挖后,靠的是人挖、肩挑,跟不上施工进度。在开展运输车子化运动中,职工自制各种手推车4000多辆。
在搬掉山头的同时,三钢一、二号高炉和一座转炉的土方12万立方米,限期在8月底完成。担任这个任务的三工区(后改为第三工程处)职工、民工和9128部队指战员夜以继日地战斗。9128部队分担一、二号高炉基础1.4万立方米土方任务,他们连续干了10天,又不歇气地干了4个昼夜,终于在8月28日提前3天完成。三工区各民工中队也不甘落后,都提前完成分担的土方任务,保证了提前转入建筑施工。
当年省一建党委机关报《工程兵》报道:1958年8月至9月,三明化工厂、化工机械厂、重型机器厂、热电厂等各厂的大型土方和基础土方陆续开挖。土方工程任务主要由来自福州、晋江等地的民工担任。
当年,省一建完成土方144万立方米(其中三钢70万立方米),1959年完成244万立方米,1960年完成20万立方米,三年共完成三明各厂土方408万立方米。
王义颂告诉记者,施工转入厂房建设后,不论砖、瓦、砂、石等地方材料或钢材、水泥、木材等国拨材料,供应都十分紧张,尤其以砖最为突出。
1958年11月,三明钢铁厂炼钢车间等工程需砖400万块,而进场的仅16万块,只有二十五分之一。于是,一座接一座的砖瓦窑建起来了。第一批自产砖2.4万块于1958年11月14日出窑。从此,陆续有砖出窑,源源不断送往工地。
据不完全统计,省一建先后自建砖瓦窑29座,自产砖瓦2100万块(张),满足了施工用量的40%。此外,公司还自产砂石46万立方米,保证了施工进度。
当时的三明钢铁厂,是福建最大的现代化钢铁企业,总规模为年产60万吨。它的第一期工程(20万吨规模)于1958年开工,1959年基本建成,1960年续建、扩建。
经过努力,省一建在短短3年间,建成炼铁车间的两座高炉,容量和年产量均为255立方米、20万吨;炼钢车间年产12万吨钢材钢锭的3座转炉、容量为6吨的3座电炉;轧钢车间年产15万吨钢材的2套粗扎机、5套细轧机,以及无缝钢管车间、钢丝车间等。同时,还建成各项供电、供水、供气、贮藏、运输、机修等配套工程设施建设,共计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
三钢厂房属于钢筋混凝土装配式结构,吊车梁、屋架梁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建,屋面板采用预应力蕊棒,在构建预制、吊装中,由于当时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大型机械不足,自制、改制了一部分土洋结合机具,闯过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王义颂介绍,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保证按期或提前完成任务,承担施工任务的第三工程处组织了混合工程队,全面推行快速施工。炼铁车间2号贮矿槽结构复杂,尤其那12只漏斗,斗壁斜度近45度,钢筋混凝土要浇捣1100立方米,操作十分困难,工程位置又处于卷扬机室和贮矿场的中间,左右有铁路穿过,施工干扰多,加上烈日当空,气温高达40多度。在漏斗深处操作的职工胸闷头晕,他们就采取轮班作业,仅用32个小时就浇灌完毕。
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王义颂回忆:炼铁车间热风炉烟囱高45.6米,当天晚上,正在紧张施工,井字架顶端的一根荷重横木被压断,吊笼坠落损坏,材料运不上去。工程处和队领导赶到现场,组织职工抢运材料,同时组织人员火速抢修,4个小时修复使用,烟囱工程仍以4天半的时间快速砌筑完工。60米高的锅炉房烟囱,也只用7天时间建成。炼铁、炼钢、轧钢3个主车间,都提前一个季度完成,交付安装,保证了三钢主厂房基本建成投产,1959年元旦和国庆,三钢分别出钢、出铁。
1960年5月,为保证三钢两座高炉“吃饱吃好”,日产500吨铁,公司响应市里号召,组织职工1500人,在一个月中,风雨无阻,会战原料场,清理矿粉62000吨、烧结矿粉1600吨、赶制上料台7座、搭建竹木原料棚2万平方米,并开辟第二原料场,挖运土10万立方米,铺设专用线公里,促进三钢生产更上一层楼。
三明水厂泵房是现浇多层混凝土结构,高17米,钢筋混凝土工程量是1038立方米,仅钢筋用量就要113吨,模板达4500平方米,还要砌砖58立方米。按常规施工,工期要45天。
“我们第一工程处一队承担水厂工程主要任务,当时采取一次立模、连续浇灌、交叉作业的办法开展施工。不少同志曾连续操作30小时,有的战士甚至两天三夜都坚守在工地上。”王义颂说。
在施工过程中,曾因钢筋工劳力不足,流水作业受阻,加工总厂钢筋工沈龙祥青年突击队20多人,放弃假日休息,赶来工地支援。从凌晨1时一直干到晚上10时,结果,整个工程短短8天就完工了。从水厂到三钢的供水管道1820米,当时没有钢管,公司首次制作大型木水管代替钢管,管径90厘米,工作压50米,试用成功,保证了钢铁生产用水。
同一时期,三明化工厂第一期工程年产4万吨的石灰氮厂建成投产;年产6000吨化工机械的三明化工机械厂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年产2万吨冶金矿山机械的三明重型机器厂主厂房10个车间建成;当时省内规模最大、装机容量1.2万千瓦的三明热电厂一、二期工程也基本建成。
同期,列东发电站、古南三变电所、三明机砖厂、三明水泥厂、三明食品厂相继建成。
1959年12月19日,省建设厅在三明召开基本建设经验交流会时,三明工业基地大小13个厂已经建成或基本建成;经过又一年的续建施工,到1960年年底,13个厂已全部建成投产,在狭长的三明河谷盆地,三明工业新城已初具规模。
联系人:李
手机:13658489879
电话:0598-8591900
邮箱:59896898@qq.com
地址: 三明市三元区碧桂园247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