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红色记忆】重庆成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三线老工业基地

发布时间:2024-07-23 09:02

  三线建设确定的地区是西南和西北。西北自然地理条件比较差,特别是雨水比较少,相当一部分地区不适于人类居住,不可能大规模展开生产力布局。西北地区三线建设主要在关中、河西走廊的兰州到玉门一线开展建设,重点是酒泉的钢铁基地。因而,西南就成了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而西南的重点又放在了四川(含重庆)。

  三线建设重点放在四川的依据是:当时四川有7000多万人口,57万平方公里土地,农产品丰富,自然条件好,相当于国际上一个大国,回旋余地大。抗战时期,蒋介石之所以能够维持,也主要是依靠四川的人力、物力、兵源。相对于整个西部来说,四川的基础条件较好。

  四川三线建设的重点是“两基一线”,即攀枝花钢铁基地、重庆常规兵器工业基地和成都至昆明铁路线。选择重庆作为常规兵器工业的建设基地,主要是重庆拥有较强的工业实力。重庆历来是全国的特大城市,是抗战时的陪都、解放初期的直辖市。工业尤其是兵器工业本身就有一定基础。

  重庆的兵器工业七大老厂(望江、长安、建设、空压、嘉陵、长江、江陵)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1956年引进消化了苏联的制式武器,各厂都进行了改造扩建,实力雄厚。

  重庆是一个综合性的老工业基地,工业综合配套能力强,原材料工业有较好的基础。特别是重庆钢铁公司、重庆特殊钢厂改造扩建,重钢的钢材品种比较齐全,业内称为“小鞍钢”。重庆特钢生产的军工用村在国内居于前列,业内称“北有抚顺、南有重特”。重庆的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也有较好的基础。

  重庆发展工业的基础条件好。境内长江、嘉陵江及众多支流水量丰沛,发展大工业不会产生缺水问题。长江黄金水道可终年通行3000吨级船队,成渝铁路、川黔铁路(1965年7月建成)与全国铁路网相连接,公路干线与周边各省相通。重庆境内有丰富的煤、铁矿产资源。重庆发电厂是西南最大火电厂。

  在三线建设酝酿和决策阶段,重庆一直是关注的地区。1964年夏,北戴河工作会结束的当天下午,即在驻地接见了重庆市委(当时设有)鲁大东。他说:决定要搞三线建设,你们重庆是一个重点,有什么困难?鲁大东说:我们坚决拥护的这个战略决策,重庆的工业有点基础,但交通有点问题,运力不足。毛幽默地说,运输有问题,把我的车开去吧。还询问重庆工业和军工生产情况,大东都一—做了回答①。工作会议后,毛的重要讲话和的战略决策很快得到,三线建设迅速展开。

  1964年11月,局委员李富春、等一行32人来重庆视察,研究部署有关三线日,来渝视察的局委员、副董必武,局委员、副总理贺龙,副总理兼国防科委主任,以及西南局负责人李井泉、程子华,在重庆潘家坪招待所听取了第五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朱光关于以重庆为中心的常规兵器基地建没和战备增产工作的汇报。指示要抢时间,加快建设后方,早些准备以应战时急需。

  1965年9月24日,周恩来总理飞抵重庆,陪同西哈努克访问。在潘家坪招待所,专门抽出时间部署白市驿机场扩建为二级机场的有关问题。9月25日,周恩来总理陪同西哈努克亲王乘船去武汉,特意通知鲁大东登船,抽出时间听取三线建设情况汇报。当鲁大东汇报到三线选点布局原则时,总理说,大三线建设的方针,仍是“靠山、分散、隐蔽”,但是分散中也要注意到生产流程、生产工艺的合理性。生活区与生产区离远一点有好处,但也要注意到不能搞得太分散。对于选择的迁建项目一定要配套,一种产品在三线选点布局要形成生产能力,成套生产不能缺了胳膊少了腿,打起仗来用不上。

  11月中旬,在、李井泉等陪同下,到重庆视察军工企业,先后参观了建设、重钢、长安等厂,并在住所召集了五次会议主要听取有关三线工作的汇报。就重庆南线毫米高射炮生产基地、重庆北线光学仪器和核工业基地、长江沿线的造船基地及配套的研究所等重大问题,进行了论证部署。

  三线视点(本文选自史出版社出版的《重庆工业简史》)作者:吴家农 马述林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