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资讯

机械设备工时确认单【案例】专项审计揭工程机械维修猫腻

发布时间:2024-05-10 16:27

  工程机械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自然损耗或使用磨损等原因,往往发生部分零部件的损坏,特别是工程机械液压系统需由专业人员检测,进行必要的调整和维修。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固定资产的日常修理和大修理,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费用,按用途进行分配。A集团下属某公司是老牌建筑业企业,公司拥有各种施工机械设备1750余台(套)。本次审计范围为该公司及其下属二级单位,主要包括工程机械修理费用的计划和审批、维修费用发生真实性、相关手续的健全性、财务部门付款程序合规性等。审计人员分成两个小组,到被审计单位收集、了解设备修理的预算、财务数据和设备管理部门设备修理的内部控制及执行情况等,以及与审计事项有关法律、法规、制度、政策相关信息,做了充分的审前调查。

  一是审查修理费用的计划、审批情况。审查设备维修合同、预(决)算单、竣工验收,审计修理费用发生的真实性。二是审查修理费用发生真实性、相关手续的健全性。审查设备修理费用是否有完整的预算审批书,预算是否有完整的工程量计算表、设备维修内容清单等资料,有无不执行预算、扩大规模、高估冒算行为,入账相关手续是否健全,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是否相互混淆。三是审查设备的效率性。将设备的修理支出金额与自身价值(原值、净值)进行比较,判断维修是否合理及设备使用效率情况。四是审查付款的合规性和准确性。审查被审计单位财务部门付款程序是否合规,付款金额是否准确。有无转移支付、虚挂现象。五是审查修理费的真实性。依据实际审计情况,对公司指定厂家进行延伸审计,确定修理费用发生的真实性。

  审计组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有关制度、合同文本及相关资料进行审核和查阅,与有关管理人员进行交流,现场查看相关工程设备管理的情况,设计相关内部控制检查情况表。

  在进行内部控制检查的基础上,审计小组为设备维修合同设置了相应的测试程序,确定被审计单位在设备维修经济业务合同方面是否履行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合同的签订与履行、业务的真实性等方面的内容,设计了设备维修合同内控测试表。

  通过穿行测试、实地查验等相关审计程序,审计小组发现该公司内部控制存在严重缺陷:部分管理人员凌驾内部控制之上,存在维修供应商选择采用直接委托的模式,未进行询价和招标;设备修理合同未进行合同评审程序等。通过抽查具体的维修合同,审计小组将审计的疑点集中到某分公司的凿岩台车及凿岩机等设备维修上。

  按照发生的修理费支出明细表和设备管理部门设备实物进行盘点、实地检查,确定修理费支出项目原始依据的完整性和合规性。审计发现,5台凿岩台车原值共计1089.6万元,折旧摊销后现值222.5万元,一次性大修发生费用798万元。一次性大修费用支出占设备购入原值73%,高额的修理费用有点超乎寻常。审计组组长在向审计主管领导汇报后,根据疑点进一步开展调查,全面收集审计证据。

  审计人员通过查询阿里巴巴、机械汽摩配市场等网络媒体,着手收集设备的重置价格和维修价格。由于更新换代,设备已不再生产,网络上没有相应的价格可供参考,维修备件更是无从收集。审计人员推测的随着时间推移设备价格下降、重置价格低于修理价格的假设不成立,而通过设备维修备件价格加上人工工时推算修理费价格的想法也未实现。

  审计人员通过该公司提供的大型机械设备出车时间记录,与大型设备使用部门联络,但由于项目现场人员更替等原因,没有找到设备出车记录。

  至此,相关证据的收集看似陷入了僵局,难道仅以内部控制不健全、未履行招标程序、相关记录不完整等作出审计结论?审计组长又一次召开审计小组会议进行讨论。

  就在取证陷入僵局的时候,财务部门的内部资产调拨单引起审计人员的注意。财务部门的内部资产调拨单清楚地反映了某个期间该资产在该公司内部的去向及使用地点。是否能通过资产调拨单发现问题?

  审计人员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有几份修理合同约定的设备维修地与使用地不同,如设备使用地在四川攀枝花、维修地在河南舞钢市,使用地在辽宁鞍山、维修地在四川攀枝花等。通过以上证据,审计得出结论:修理合同与事实明显矛盾,修理业务客体不在修理发生的地点,可以认定修理业务属于虚假结算业务。经审计认定,该公司签订虚假修理业务合同套取资金。

  审计组完成必要的检查程序后,认为该公司签订虚假修理业务合同、套取资金的舞弊行为性质极其恶劣,舞弊金额较大。出具相应的审计报告,内容包括舞弊行为的性质、涉及人员、舞弊手段及原因、检查结论等主要内容,并提出由集团公司纪委监察部门进一步调查处理。

  通过审计,促进该公司完善了费用管控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制定了设备修理方面的供应商管理、合同评审、验收管理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将招投标管理方面的制度要求延伸到设备修理业务,使被审计单位费用管控内部控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反舞弊机制进一步健全,提高了设备修理业务的“免疫力”。

  经集团公司纪委调查,该公司相关人员利用内部控制缺陷,签订虚假经济业务合同套取798万元资金事项属实,部分人员被移交检察机关,相关涉案资金部分被追回,挽回直接经济损失约600万元,提升了审计威慑力。

  内部控制对于完善企业治理、促进企业科学管理、改善组织经营、增加企业价值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应建立对重要事项的会审制度,对相关工作的依据、程序、合理性、合法性进行逐级审查,只有严格分工、各负其责,相互制约、层层把关,才能保障经济业务的合法合规。

  敬畏法纪、敬畏职责,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合同舞弊事关集团经营风险,只有审计部与各职能部门和经营单位齐抓共管,才能有效落实整改,降低经营风险和法律风险。

  应切实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增强审计监督实效性,立足内部控制审计,建立源头治本新机制,建成“不能腐”的制约监督机制。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