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提出“职能归位、职责落地”以来,酒泉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聚焦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紧扣“职能归位、职责落地”一条主线,围绕“中间夯实、两头延伸、次年评估、闭环管理”和“一主线三支撑”的思路,主动转变思想观念,转变养护组织模式,不断适应养护改革发展新形势。
如何在职能归位的基础上,确保职责实实在在的落地见效?酒泉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坚持将人员归位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现有人员为基础,不断挖潜力、添动力、练内力,解决一线人员短缺的困境。
充实一线养护力量。酒泉中心以“精简机关、夯实基层”为原则,将两级机关110余名工作人员编入工区从事养护工作,高养所等养护单位养护人员全部进驻工区,在全中心成立了28个专业化养护队,养护基础力量不断夯实。通过AB岗、兼岗等方式,让机关人员在养护生产一线参加巡查、路域环境整治等外业实操,在“脚下沾泥、手上磨茧”的锻炼中提升技能水平,增强服务意识。今年以来,在G213线风沙严重路段应用柴木方格固沙法完成了4.8万平方米的防风固沙工程,总结提炼出了“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等高效工作方法,在实干中实现了效能提升、工作提质。
提升队伍专业素养。开展师带徒、岗位练兵、技能比武、专家授课等活动30余次,从养护专业技能、安全管理、车机驾驶等方面全方位加强培训,不断挖掘培养人才潜力。注重提升车机设备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选派31名车机设备操作人员参加车机驾驶证培训,让车机设备操作人员在一线实践锻炼,力求在熟练掌握1项车机设备操作技能的基础上,掌握2-3项其他机械设备操作技能,打造“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职工队伍。
规范劳务用工管理。制定《酒泉公路发展中心养护劳务合作用工管理办法》,建立准入劳务合作企业资源库,严格审核报名企业资质、业绩、信用等,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劳务合作、劳务分包。
建立奖罚激励机制。制定《公路养护工程一线参建人员现场施工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细则》,依据“激活管理、多劳多酬、高效优酬、奖优罚劣”的原则,为一线参建人员兑现奖励,最大限度调动干部职工“养好公路、保障畅通”的劳动积极性。
以配备节能、实用、高效的公路养护设备为目标,按照“上级部门调拨、自筹资金购置、工程项目移交、小改小革升级、社会租赁补充”的思路,从养护作业、应急保障、安全生产、试验检测等四个方面入手,加强养护设备配备。
新装备提升生产力。配备当前急需且节能环保的打拔桩机、铣刨机、装载机等机械设备45台(套),采取购、改、租结合的方式,购置大型暴风雪除雪车2台,改制加装除雪滚刷6个,提前与设备租赁企业签订协议,解决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时应急设备短缺的问题,全面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深刻汲取事故教训,投入114.25万元购置安全振动预警手环等安全防护设施31类,租赁防撞车5台,不断增强养护作业区安全防护水平;购置标线逆反射系数测定仪、全自动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机等检测仪器设备30台/套,进一步提升试验检测水平,为养护质量保驾护航。
老设备增添新活力。以职工创新工作室为载体,成立专项工作小组,抽调有经验、有技术的机修机驾人员,对全中心老旧机械设备状况进行摸底调查,量体裁衣制定可行的维修和改良方案;充分发挥机械设备专业人才优势,鼓励干部职工通过修旧利废、自行发明、二次改造等方式,研发、改造一批实用的养护机具,完成了简易标线铣刨机、护栏板防撞墩清扫机等小改小革成果9项,并成功应用于养护生产,大大降低了养护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
“管”加“养”增强生命力。从健全制度办法入手,重新修订了《养护机械设备管理办法》等管理办法5个,系统性地规范了车机设备的审批、使用、维修等环节,为车机设备的科学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从严格落实监督入手,强化车机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招标采购车辆保险及维保服务,统一对采购设备进行涂装,为车机设备加装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及倒车影像,建立车机管理双重预警机制,由专人负责监督车机保养“十字作业”内容项目,并定期考核车机设备管理工作,保证车机设备处于良好技术状态,有效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人员定岗归位、设备优化配置是基础,还迫切需要不断优化公路养护生产组织方式,酒泉中心从提高日常养护、养护工程施工专业能力等方面着手,全力推进养护组织模式转变、工区基础建设和管养事权移交工作。
养护组织模式多样化。打破岗位、地域界限,以生产任务为导向,建立三个养护模式。建立相邻单位联合协作养护模式,如金塔段、肃州段坚持“一条路、一件事、一家人”的思想,在G213线养护中实现了机械、人员等养护资源的共享共用和协作配合。建立动态调度人员设备的养护模式,根据2022年中心养护生产任务,全中心调配使用人员、设备,做到人员、设备跟着任务走,如将应急中心技术人员调配到敦煌段参与敦煌段负责实施的G215线养护工程。建立高速日常养护属地化养护模式,将高速公路日常养护分别委托给沿线四个公路段负责,每月底中心主管科室会同高养所、试验检测室对养护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计量。
工区基础建设标准化。按照一次规划,逐年完善的思路制定《养护工区布局方案》,重新划分现有养护工区(养管站)职能、管养路线、人力资源、机械设备等,设置一类养护工区3个,二类养护工区2个,养护站7个。归落工作开始后,按照人、岗、责分工,人员分批次进驻养护工区,紧锣密鼓开展工区建设工作。坚持建设项目配套和自筹资金完善的方式,拟依托G331线线提质改造项目,争取在肃州区、马鬃山新建两处一类综合养护工区;争取非税收入返还资金268.16万元,维修改造现有养管站(工区)及办公场所8处。
公路管养事权明晰化。充分发挥优势长处,整合优化资源,进一步明晰管养事权,做到应交尽交、应接尽接、应管必管,确保移交工作顺利推进。按照“一路一段一清单”的原则,已完成国道、省道和农村公路移交工作,移交国道城市过境路段49.088公里、省道城市过境路段17公里、农村公路632.103公里,接收国道336.668公里、省道38.413公里。加强对新接养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路况、附属设施、安全隐患等进行全面排查,着力加强新接养公路养护管理,确保公路安全畅通。
联系人:李
手机:13658489879
电话:0598-8591900
邮箱:59896898@qq.com
地址: 三明市三元区碧桂园247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