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厂房已基本封顶,9月底可投入使用。”建宁县现代农业产业园管理委员会主任曾明星说。
央企助力,为建宁种业插上“科技翅膀”。先正达是全球最大的种子培育和生产企业之一,专注于为农户提供更强健、更耐受的作物,其中包括创新杂交品种和生物技术作物。
水稻种子供应链创新中心项目采用最先进的种子烘干、加工包装、立体仓储等设备,年加工能力可达1000万公斤,可实现从田间到工厂的无缝对接,不仅能提高水稻种子行业的整体质量水平,而且增强了水稻种子行业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推进建宁制种大县向制种强县高质量发展。
这仅是我市强化科技支撑,推动制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近年来,我市按照省委提出“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部署要求,以打造“中国稻种基地”为抓手,优化产业布局,加快科技创新,为保障全国水稻用种安全、推进种业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为种业插上科技翅膀,让“好种子”结出“好果子”,农业才更有盼头,农民才更有奔头。为提升育种水平,我市强化种业科技支撑,持续支持市农科院福建省(山区)作物遗传改良与创新利用重点实验、高辣度辣椒育种创新中心、杂交水稻生产与繁育研究中心,打造更具特色的科技创新平台。同时,建设三明(沙县)中国稻种南方研发展示基地,加快推进集稻种研发、新品种试验展示示范、繁殖研究、种质资源保护、成果转化为一体的研发服务平台建设,逐步构建起产学研用融合的种业创新体系。
人才是创新的源泉。我市坚持借梯登高、引智聚力,已建成6个院士工作站,由谢华安、颜龙安、张洪程等院士领衔,其中5个被评为“福建省院士专家工作站”,为三明种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
目前,由谢华安院士领衔在我市培育的“汕优63”“汕优70”“威优77”“Ⅱ优明86”等品种,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种植面积累计达14亿多亩,有力提升了三明种业核心竞争力。2022年,福建省4个县获评“级水稻制种大县”,全在三明。
我市还以创新种业人才发展机制和深化科研成果权益改革为突破口,研究出台《关于推进三明市农科院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三明市建设现代种业人才基地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种业人才培养、评价、流动和分类管理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热情,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权益分享,推动科研院所与60多家经营主体签订成果转化及横向技术服务合同,辐射推广水稻等农作物新品种面积达330多万亩。
科企合作是加快现代种业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对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是挑战也是机遇。为了进一步推动科企合作,我市引进福建省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先正达集团、大北农集团、科荟种业等10余家科研院所、种业企业在三明建立稳定的育种基地。
“十三五”以来,全市累计295个水稻新品种(组合)通过或省级审定,其中企业选育品种占比65.2%,逐步成为种业创新的主体;米质达部颁三等优质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以上的有178个,“明轮臻占”获优质稻(籼稻)金奖,野香优676、明1优臻占、野香优臻占等9个品种获福建省优质稻金奖9个。
目前,三明已稳居全国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第一大市,年制种面积、产量分别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全国每10粒种子就有2.5粒产自三明。建宁、泰宁、宁化、尤溪入围新一轮级制种大县名单。三明“中国稻种基地”已成为我市现代种业发展的一张金字招牌。
“接下来,我们还将持续建强种子加工仓储短板、攻关新技术,创建杂交水稻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区,提高农业良种化标准化水平,用科技助力制种产业发展跑出‘加速度’,着力开启智慧农业新篇章。”市种子站站长李齐向说。
联系人:李
手机:13658489879
电话:0598-8591900
邮箱:59896898@qq.com
地址: 三明市三元区碧桂园247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