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常见问题 >

常见问题

宁化亮相人民日报手绘长图、新华社卫星图!还有这些精彩内容你都看到了吗?2023-11-13

发布时间:2023-11-13 15:29

  原标题:宁化亮相人民日报手绘长图、新华社卫星图!还有这些精彩内容,你都看到了吗?

  “从福建的最远的地方开始,一直到遥远的陕西西北部道路的尽头为止,其间迂回曲折,进进退退,因此好些部分的长征战士所走过的路程肯定有那么长,甚至比这更长。”

  美国作家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这样写道。其中这个“福建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宁化——中央红军长征的四个出发地之一。

  80多年前,3万多名三明儿女参加红军、投身革命,红军到达陕北后,三明籍红军战士幸存的仅有76人,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成为长征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央苏区的核心区、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红旗不倒的革命根据地、伟人革命的重要实践地,三明的红色历史可以用“一区三地”概括,在这里,一个个红色故事,就是一段段厚重的历史,红色基因在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永安抗战旧址群……福建省三明市文化灿烂,不仅有“南方周口店”之称的万寿岩,还是中央苏区的核心区、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红旗不倒的革命根据地。在革命战争年代,3万多名三明优秀儿女参加红军、投身革命,红军到达陕北后,三明籍红军战士幸存的仅有76人。近年来,当地充分挖掘保护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讲好红色故事,增强红色担当,把红色优势加快转化为发展新动能。(记者:梅元龙 郭圻)

  1974年,年近花甲的老红军罗广茂在拆建家中谷仓时,发现了钉在仓底木板上的一块油纸布,当他打开这块油纸布,顿时泪流满面,这就是他几十年魂牵梦绕的红军《军用号谱》。在三明市中央苏区革命纪念馆,《军用号谱》和小号手的故事被列入展览主题,情景剧《风展红旗如画》也将小号手的故事作为人物主线,成为三明这个核心中央苏区的精神象征。这本国家一级文物的《军用号谱》现存于宁化革命纪念馆,是该馆镇馆之宝。(求是记者孙珉 周彪)

  “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习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说的这句话,宁化县老干部钟宁平印象深刻。

  “我当时从新闻中看到这句话,脑袋中马上闪现出当时还是福建省省长的习在我们宁化革命纪念园调研时的画面。也是在那次调研之后,我们很快领到了省里拨下来的15万纪念馆修缮专用款,给当时无处可放的2000多件珍贵革命文物安了家。”钟宁平说。

  “红色文化的挖掘、传承、弘扬、创新,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是坚持人的初心使命,以人民为中心的力量源泉。”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郭建宁说,“使革命文化成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循着习指明的这个方向,红色三明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完善机制,注重实效,传承红色基因,用好红色资源,永续苏区精神,在促进发展振兴上下足功夫。

  “60后”钟宁平和“80后”王莉莉见证了“红色三明”这张名片如何被一点点擦亮——

  设立红色文化遗址保护专项补助资金,大胆“吃螃蟹”创设省内首部红色文化遗址保护政府规章,通过组织开展“红色历史文化名村”“中央红军村”保护命名工作,让民众也参与其中。“风展红旗如画”红色三明故事宣讲团正马不停蹄奔跑在路上,他们去到群众中,将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传播到千家万户。宁化县想出了百家小讲坛、座谈小院子等形式,明溪县用起了“村村通”广播、流动小喇叭,清流县则坚持谈身边事、说家常话,化解百姓心里的纠结。

  在宁化,书法教育被作为另一种传承传统、生成文化的抓手。在与客家祖地隔马路相望的宁化县客家学校,每天20分钟的书法课已经雷打不动上了6年。

  宁化县客家学校校长吴华透露,每个学生每周的在校书法课时长为140分钟,加入学校免费书法兴趣班的学生书法课时更长,达220分钟。“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代表,美育如煲汤,急不得燥不得,慢慢熏,总会在一代人的生命中留下痕迹。”吴华说。

  就是在这个只有309名学生且都是客家人的农村寄宿制小学,模仿大学选课规则,自主开发出一套名为“客家少年大学”的选修课程,包括客家童谣、客家舞龙、客家美食、客家刺绣等15门子课程。全校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自由选课,以社团的形式开展活动。

  课间操练习穿龙、绕龙、解龙,美食社团“上手”清炒擂茶、种植中草药,童谣课基本用客家话来上……在各种量化标准中都只能称作“小”的学校,在文化传承这件事上,如此不遗余力地做着“大”文章,甚至显得有些“过度认真”。每每遇到这种质疑,代课老师吴清华都说:“守着客家祖地,守着祖宗留下的宝贝,都应该,都值得。”

  宁化客家小吃品种有300多种,全部就地取材,手工制作。既继承了中原饮食浓酥醇香的特点,又吸纳了南方小吃嫩脆清鲜的精华,通过南北饮食文化的融合,形成了风味独特的宁化客家小吃。一起来尝尝客家米茶、生地大骨汤、客家砣子......(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倩 )

  “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 全球近1亿客家人都是从三明市宁化县走出去的。宁化这个“客家人的摇篮”现在仍保留着完整的客家文化习俗,擂茶、水茜木偶戏、木活字印刷术、宁化祁剧……样样都精彩。(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倩)‍‍‍‍‍‍‍‍‍‍

  这是同志1930年1月率红四军第二纵队在行军过程中所著的一首词,开头的“宁化、清流、归化(今明溪)”,全部位于三明境内。

  在中国地理版图上,它们是3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地方。但在一个民族历史进程中,它们又有一番沸腾气象。

  上世纪三十年代,三明曾是“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其中宁化为红军长征四个出发地之一。

  美国作家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写道:“从福建最远的地方开始,一直到遥远的陕西北部道路的尽头为止,其间迂回曲折、进进退退,因此有好些长征战士肯定走过的路程有那么长,甚至比这更长。”

  1934年10月,18岁的红军战士曾繁益从宁化怀土镇“凤凰山”出发,还不知此次一别将是漫长半个世纪。

  37岁的张元鉴和33岁的俞文捷也分别与家中妻儿告别,张元鉴的小女儿才出生不久,出发前,家人特意杀了一只鸡为他饯行。

  据不完全统计,三明全市共有3.72万人参加红军,其中1.12万人参加长征,最后到达陕北的仅76人。

  作为“扩红模范区”“中央苏区乌克兰”,当时宁化全县人口13万,其中青壮年2.16 万人,参加红军的有1.37万人。

  他们中间,约6700名宁化籍战士踏上漫漫长征路,最终到达陕北的只有58人。

  张元鉴和俞文捷都没有到达陕北。他们的名字,被铭刻在距离宁化700多公里外的广西兴安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经此一役,红军突破了第四道封锁线,但也付出惨重代价——由长征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战士们的鲜血染红江水,自此有了“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说法。

  当年的宁化籍红军,多被编入红三军团第4师和红五军团第34师,分别承担长征中最艰巨的前卫和后卫任务。为保障主力部队强渡湘江,数千名宁化子弟牺牲。

  “在湘江烈士纪念碑园,有名字的宁化籍烈士只有278位。”宁化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龚翠英向澎湃新闻介绍,长征途中战事频繁,档案资料留存极为困难,再加上很多人参军时年纪尚小,没有留下后代,影响了后期的烈士申报,“可以说,长征途中牺牲的,绝大多数都是无名烈士。”

  湘江战役中,他所在的红34师100团在掩护师部主力突围的战斗中遭到袭击。团长韩伟带着战士们边打边撤,把敌人引到了广西灌阳和兴安交界的轿顶山。

  “敌人自恃兵力雄厚,美械装备,来势汹汹,妄图一举消灭我军,反革命气焰嚣张至极。在猛烈炮火和飞机轰炸的配合下,轮番向我进攻,好像用大量的炮弹就可以一下子吃掉我们。”

  多年以后,已是开国将军的韩伟在晚年撰写《红三十四师浴血奋战湘江之侧》,记录了战争之激烈和残酷。

  最危急关头,韩伟带领曾繁益等仅剩的几名战士从轿顶山纵身一跃,誓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万幸的是,韩伟跳崖后挂在树丛上,被附近百姓所救。死里逃生的他,历尽艰辛才到达延安,继续投身革命事业。

  曾繁益也被树枝挂住,幸免于难。但因被竹签扎伤脚底板,他再也没能追上大部队,在广西灌阳一个小山村默默扎了根。

  整整五十年后,当宁化县治平畲族乡社福村村民再见到曾繁益,他已是一个68岁的老人。

  那是1984年,曾繁益的侄孙曾令传才11岁。他记得叔公回来时,家里亲戚都抹了眼泪,喊着他的乳名“长子”。

  “长子”在社福村住了半个月,祭拜父母、走亲访友,也讲了不少长征途中的经历。临走那天,他们徒步5里地去镇上坐车,老人一路恋恋不舍,说要带广西的亲人再回宁化。

  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这是习始终无法割舍的“老区情怀”。最新出版的《习扶贫故事》中,就有这么一段与宁化有关的老区记忆。

  2002年6月23日,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走进宁化县革命纪念馆,缅怀革命英烈,追寻红色记忆。

  当时的宁化县革命纪念馆也是宁化县博物馆,展厅400多平方米,内有革命一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10多件,还有2000多件文物无场地收藏。

  “习省长,能不能支持一下我们?”时任宁化县文化体育局局长钟宁平大着胆子询问。

  “我是第一次拿到这么多的钱。”18年过去,已退休的宁化县革命纪念馆老馆长张标发说起此事仍记忆犹新。15万几乎是他早年经手最大的一笔经费,当年省长“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务实作风,给张标发留下深刻印象。

  2014年10月31日,在福建古田出席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的习,专门把10位老红军、军烈属和“五老”代表请到一起座谈。

  那次,他提起一段长征往事:“长征出发时,闽西子弟积极踊跃参加红军,红军队伍中有两万多闽西儿女。担任中央红军总后卫的红34师,6000多人主要是闽西子弟,湘江一战几乎全师牺牲。”

  “我死了把我的骨灰放到闽西去。”这是韩伟去世前,两次叮嘱家人的线年,这位戎马一生的开国中将,成为闽西革命公墓唯一一位非福建籍将军。

  曾繁益再也没能回到宁化。1988年,返乡探亲四年后,他在广西灌阳去世,享年72岁。

  21年后,侄孙曾令传第一次前往广西灌阳,为叔公祭扫、与其后代相见。湘江边,他想起在遥远的宁化也有一支碧绿的江水,那是闽江上游的翠江段。曾令传暗暗许下心愿,希望有一天能把叔公的骨灰带回,长眠故土。

  这片红色故土,其发展一度面临自然环境的挑战。过去几十年,宁化县水土流失面积54万亩,占县域总面积的14.8%。而淮土镇,更是治理的难中之难。

  近年来,镇里全面推行“以电代柴”直补农户的政策,同时,大力发展油茶种植,力争治荒与致富同步。

  淮土镇凤山村的茶油品质好,农户种植油茶树积极性高。为抱团做大,凤山村成立合作社,注册“淮乡”商标,村子还同步发展旅游产业。

  三明下辖的12个县(市、区),均属原中央苏区范围。新一轮脱贫攻坚,三明贫困发生率虽不及中西部地区,肩上的担子也不轻——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4569人,占到了福建全省的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多次踏上老区苏区的红土地,反复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新桥乡党委书记严荣焱关注着每次老区苏区行的重要讲话,深有感触,“对于老区苏区而言,打赢脱贫攻坚战,除了政治责任,更饱含着告慰革命先烈的特殊意义。”

  宁化县淮土镇禾坑村,当年苏区扩红筹粮的标兵村,近年来又成了精准扶贫的先行村。

  “当年习同志在三明调研时就要求‘线年到湘西调研时又提出精准扶贫思想。”淮土镇党委书记邱华东说,2014年,三明市领导带着大家一起琢磨,紧盯三个问题: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

  一项名为“348”的精准扶贫机制先在禾坑试点,随后推向三明全市:以“三步工作法”确定扶持对象,以“四因四缺分类法”搞清致贫原因,以“八种帮扶模式”解决“谁来扶”“怎么扶”。

  到2019年,不仅禾坑,三明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人均纯收入达12441元。为稳定脱贫质量,三明不仅建立了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还“自我加压”,将帮扶力量向农村相对贫困家庭延伸。

  如今,岭下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示范村。优质稻、稻花鱼等特色农业产业不说,红色旅游也办得风生水起。黄炳茂家门口,21年前红纸写就的老对联,如今换成了木刻:“隔山隔水隔不断老区情谊,好茶好酒好日子政策英明”。

  改革开放以来的很长时期,多山、多绿并没有给三明带来发展优势,受制于旧有林业政策僵化、山林产权不清晰,老百姓“靠山吃山”受到极大约束,满目青山被老百姓称作“不开门的绿色银行”。

  1997年5月,习同志在沙县调研时指出:“沙县是林业大县,除了要一个林业生态效益以外,还应该要林业经济效益,真正把林业当作产业来办。”

  1998年2月15日,习同志在宁化县调研时又强调:“要抓好林业建设,把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产业统一抓好,否则,满目荒山,两手空空。”

  这场被称作“唤醒沉睡的群山”的三明林改,充分诠释了“青山变金山”的道理。三明首创林权按揭贷款、“福林贷”等金融产品,创新推出“林票制”改革,成为全省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打造出全国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实现“林业兴生态美”“不砍树也致富”。

  “嗨,大家好,我是农二喜。”这是网红“农二喜”制作的近700段视频作品最常用的开场白。凭借33.7万粉丝,他今年已经帮农户卖出了近160万元农产品。

  “农二喜”真名叫廖省华,是宁化县淮土镇禾坑村人。两年半前,有视频技能特长的廖省华辞去城里的工作,回到农村老家帮农民找市场。

  如今,廖省华创办了种植专业合作社,组建了电商公司。“现在网络好,交通好,环境好,未来的农村一样绚丽,会是一个大舞台。”廖省华说。

  习同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

  宁化县红军长征出发集结地广场上,矗立着名为“军号嘹亮”的大型雕塑,一名红军战士身体前倾,吹响发起进攻的冲锋号。

  因考入名牌大学的学生辈出,宁化第一中学在当地被誉为“传说中的学校”。校园里,一张今年刚考入大学的毕业生寄语海报高高悬挂——“2021,等你!”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走向未来的三明,走向未来的中国,必将续写新的辉煌……

  宁化立足于地处农村实际,科学施策、精准发力,充分发挥教育精准扶贫的“造血”功能,创新“三全三扶一档”教育精准扶贫新模式,以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程管理为目标要求,从“扶志”“扶智”“扶助”入手,将教育扶贫向学前和大学阶段延伸,建立“一生一档”,着力打好教育精准扶贫攻坚战。目前,全县共有建档立卡、低保学生2033人,全面兑现了国家助学政策,实现了全学段、多渠道、个性化、高质量扶贫,真正让每一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孩子“有书读、读好书”“有学上、上好学”。(求是记者 李达 徐辉冠)(宁化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宁化县土楼山上,坐落着一座古宫殿样式的公祠。每年10月中下旬,一场充满仪式感的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在这里进行。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家人一起走过500米长的“客家之路”,仪式由升祭旗、燃烛上香起,到乐舞告祭、祈福发彩终。在大典开幕前,木活字、祁剧、木偶戏等非遗和民俗展示轮番上演。

  20多年来,累计150多万人来到这里。“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参与的人都会产生身份的认同和情感的共振,这就是文化的力量。”三明市客家联谊会原会长刘振郁说。

  这句诗出自 1930 年 1 月途经清流、归化(今明溪)、宁化时写下的《如梦令 · 元旦》。行军途中,美丽幽深的闽西风景,一扫行军的艰苦。当年,三明全域都是中央苏区,也是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全市 3.7 万人参加红军,1.12 万人参加长征,到达陕北 76 人。

  90 年前的壮丽山水画卷,如今依旧在大山深处熠熠生辉。在认真研究三明红色历史、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三明整理汇编出 50 个红色精品故事,组织开展 风展红旗如画 红色三明故事宣讲活动。红色三明故事不仅 红 动三明,也在福建省乃至全国产生热烈反响。

  宁化县石壁镇陈塘村党支部书记张超群说,长大后再听到红军故事,让他觉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都得到了提振。 听的时候我就想,怎样弘扬苏区精神,怎样保护利用好村里的红色资源,让村民增产、增收,让村民富起来。 张超群说。近年来,陈塘围绕红军医院旧址群,相继完成了一系列红色项目,包括观光连接线步道、革命烈士纪念碑、红军康复操演场等。

  像陈塘村这样抓实红色项目的做法,在三明非常普遍。目前,三明市 12 个县(市、区)已全部列入国家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48 个革命旧址保护项目列入 2020 年原中央苏区革命保护利用片区闽西革命文物保护系列项目。此外,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中央苏区纪念馆、红旗广场雕塑等红色标志性项目都在有序推进。

  “我叫廖省华,80后,提起网名‘农二喜’,可能宁化人会更熟悉。”宁化县淮土镇禾坑村的廖省华说,他大学毕业后在泉州等地做服装设计,两年前回了家乡。“当时看到村里很多农产品卖不出去,而短视频带货又很火爆,就决定试试。”他说,第一个短视频是拍的自家老母鸡,包括母鸡吃食、下蛋等内容,没想土鸡蛋立马卖火了。后来,他专门开公司拍短视频带货。有村民觉得他整天这样不务正业,可看到各种滞销农产品变脱销后,都竖起来大拇指。现在“农二喜”一年销售额180万,其中帮村里的贫困户销售就达120多万。廖省华说,他短视频三五分钟,都是自己一个人策划、拍摄、剪辑,视频中经常出镜的老婆、儿子也都开了账号,现在人气比他还火。下一步,除了短视频,廖省华还打算去平台搞直播带货,帮父老乡亲们把更多农产品推销出去。

  近年来,福建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连续4年将农村幸福院建设、乡镇敬老院改造提升等工程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省级彩票公益金80%以上投入养老服务,并向农村地区倾斜,着力解决农村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和留守困难老年人关爱服务等难点问题,努力打造具有福建地方特色的养老新模式。

  宁化县地处闽西北,集边远山区、老区苏区、欠发达地区为一体。近年来,该县通过成立村级养老服务中心运营管理幸福院,引导留守老人走出“小家”融入幸福院“大家”,探索形成生活互助化、娱乐本土化、服务专业化、习俗文明化“四化”模式,实现低成本互助养老。在方田村幸福院,老人们交纳3元即可享用一荤一素一汤的爱心午餐,参加劳动半天可免费享用一次午餐,贫困户、低保户免费用餐。老人们还自发组织起本土化的各类文艺活动,表演敲牌子鼓、拉二胡、吹唢呐等特色节目,传唱红色歌曲、客家原生态采茶山歌,开展讲述宗族名人和客家先贤迁徙史活动,传承玉扣纸、木活字印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喜讯!全省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中央苏区(宁化)革命纪念馆揭牌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