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黑龙江卫视《致敬英雄》栏目在北京进行守岛英雄王继才事迹专题录制,李海颖到场演唱了致敬英雄的歌曲《守望》,并讲述了这首歌的创作故事。
王继才,江苏省灌云县人。2003年10月加入中国,生前曾任江苏省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所所长。
1986年7月,王继才与王仕花作为预备役民兵,一同登上江苏省灌云县开山岛,扎根黄海前哨。他们30多年如一日,在没有淡水、没有电、面积不足20亩的小岛上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献给海防事业。
2018年7月27日,王继才突发疾病去世。开山岛夫妻哨被中宣部授予全国“时代楷模”。
退役军人周广兵,人称“军歌王子”,创作了2000多首正能量歌曲,可接到这个任务时,他却迟迟没有动笔,坐在家里想啊想,整整两天没有动笔。
简单的“守望”二字,既是表达了王继才为国守岛的这份守望,也包含了王继才与妻子王仕花相濡以沫这份夫妻情之间的守望。
在录音棚里,李海颖用民族美声、民族通俗和民族唱法录了三个版本。经过再三抉择,李海颖选择了民族通俗唱法的版本,进行了最后的录音。
歌曲制作完毕后连夜发往北京审核,次日,便将《守望》MV正式推出。歌曲一上线就被新华社、人民网、央视网、军网、国防部网等全国30余家主流媒体推出和转发。仅仅一周,点击量破亿,成为“现象级”作品。
李海颖出身在河北张家口的农家,从小受尽了小儿麻痹症折磨,10岁那年,是当地空军医院两次为她进行腿部手术,让她能走出自信的脚步。
一次,北京战友文工团到学校选拔演员,因身体条件被委婉拒绝后,李海颖坚持歌唱,并积极参与部队文艺演出。
后来,李海颖成了一名民间业余“文艺兵”。2011年,一批退役和现役军人、双拥志愿者、文艺爱国人士自发成立了“中国v光”公益创作团队,李海颖成为团队的一员。
现在,李海颖是三明市人口文化与健康促进中心主任,市人口文化艺术团团长。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她利用业余时间走进社区,将歌声传递给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
李海颖把教学点设在乾龙社区,为了更好地教老人们唱歌,她将自己的钢琴放到了社区。
前段时间,李海颖不小心滑倒,大腿骨折。严重时,家人送着去;好一点后,自己拄着拐杖去。她说,一定要去!老人们有这份渴求,我不能辜负他们。
她说:“每个人的守望不一样,公益事业也是我的一个守望。公益事业已经成为我人生的一部分,它使我快乐,我相信自己能坚持下去。”
9月16日,三明日报都市特刊对此做了报道,一起来看看这首点击量破亿公益歌曲背后的故事。
“为一句承诺无怨无悔/为一种信念生死不愧/谁不寂寞谁不知苦和累/夫妻相随守护平凡的岗位……”本月初,黑龙江卫视《致敬英雄》栏目在北京进行守岛英雄王继才事迹专题录制,我市著名歌唱家李海颖到场,演唱了致敬英雄的歌曲《守望》,并讲述了这首歌的创作故事。
《守望》以“时代楷模”王继才、王仕花夫妇为国守岛、以岛为家的故事为原型,由青年词作家周广兵作词,杨仪秀作曲,李海颖演唱。2018年9月20日政治工作部网络舆论局推出这首公益歌曲,歌曲MV上网后,仅仅一周,总点击量迅速破亿,成为“网红”公益歌曲。
“能为英雄讴歌,是多么光荣的事,这是我接下来的事业,我一定要坚持下去。”李海颖说。
“王继才夫妇能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整整坚守了32年,令我十分敬佩……”节目录制现场,李海颖见到了王继才的妻子王仕花和女儿。
1986年7月,王继才与王仕花作为预备役民兵,一同登上江苏省灌云县开山岛,扎根黄海前哨。他们30多年如一日,在没有淡水、没有电、面积不足20亩的小岛上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献给海防事业。2018年7月27日,王继才突发疾病去世。开山岛夫妻哨被中宣部授予全国“时代楷模”。
“王大姐比电视上看到的更瘦小、更老、更憔悴了。”李海颖说,王大姐很朴实,没有半点怨言,一直说“我们都是做平凡的事。”每每说起守岛生活的往事,她眼泪就不停地流。
录制中,王仕花对李海颖说:“在网上听过你唱的歌,很好听,一直想见到你,今天见到了。”两人一见如故,如同姐妹。
当时,在网络上看到王继才的故事,李海颖、周广兵等“中国v光”公益创作团队的伙伴们都极为感动,想要为这位守岛英雄写首歌,让更多的人了解他的故事。
无巧不成书,这时,政治工作部网络舆论局发来邀约,希望他们能为王继才写一首歌进行宣传。大家感觉肩上的担子一下重了起来。
李海颖说,周广兵是退役军人,人称“军歌王子”,他创作了2000多首正能量歌曲,其中军歌上百首。他平常出去采风,立马就能写出一篇优秀词作。可接到这个任务时,他却迟迟没有动笔,坐在家里想啊想,整整两天没有动笔。
两天后,周广兵交出了一份词作,“谁不寂寞,谁不知苦和累……谁不奋斗,谁不经风雨吹……”歌词运用反问的手法,直白地对灵魂发出叩问,让人一听,内心便深深地被触动。
经过反复商议,最终歌名敲定为《守望》。简单的“守望”二字,既是表达了王继才为国守岛的这份守望,也包含了王继才与妻子王仕花相濡以沫这份夫妻情之间的守望。
杨仪秀接到歌词后紧急谱曲,任务很急,当天上午,李海颖拿到乐谱,当晚就要完成录音。
时间紧迫,但容不得半点马虎。李海颖怀着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尽心演绎这首歌。在录音棚里,她用民族美声、民族通俗和民族唱法录了三个版本。
“民族通俗唱法既有民族唱法的风味,又有通俗唱法的个性;有韵味又更接地气,更容易理解传唱。”经过再三抉择,李海颖选择了民族通俗唱法的版本,进行了最后的录音。
录完时已是下半夜,李海颖疲惫地走出录音棚,心中却充满了满足的快乐。为英雄而歌,这是多么荣幸的一件事!
歌曲制作完毕后连夜发往北京审核,次日,便将《守望》MV正式推出。歌曲一上线就被新华社、人民网、央视网、军网、国防部网等全国30余家主流媒体推出和转发。仅仅一周,点击量破亿,成为“现象级”作品。这个好成绩令李海颖喜出望外:“讴歌英雄,是时代永不落幕的主旋律。让人民通过音乐作品更加亲切地了解英雄,这也是拥有英雄情结的我,一直努力的方向。”
“王大姐为了国防事业,亏欠了家人,特别是亏欠了孩子们很多很多。”李海颖说,回首自己艺术道路上的点点滴滴,种种酸甜苦辣,同样来之不易,所以,在演唱《守望》时,自己对守岛夫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动。
“我对军人非常崇敬,从小就渴望从军,做梦都想穿上那神圣的军装。”李海颖说。
李海颖出身在河北张家口的农家,从小受尽了小儿麻痹症折磨,10岁那年,是当地空军医院两次为她进行腿部手术,让她能走出自信的脚步。李海颖自幼爱唱戏、爱唱歌,几经磨砺,成长为闻名四方的“塞外夜莺”。青少年时代,她经常到军营演出。一次,北京战友文工团到学校选拔演员,站在台上,她看上去和常人无异,一 开口,动听的歌声立马吸引了部队来的考官,当即选中李海颖,让她准备去北京面试。
李海颖深知自己的身体条件,深思熟虑后,主动告知自己的身体状况。文工团团长和她说,孩子,你的歌唱我们是很肯定的,但历来没有这个先例,从军一定要身体健康,各方面要求都很严格。
被委婉拒绝后,李海颖坚持歌唱,并积极参与部队文艺演出。好几次,部队领导都希望她能留下,当一名文艺兵。但都因为身体原因,她与军营擦肩而过。虽然没当过兵,但她骨子里隐含着军人的模样。
“有一个决定是坚守寂寞,也许没人明白没人懂得……有一种忠诚是选择沉默,也许没人清楚没人理解……”李海颖在歌曲《不要问为什么》中唱出了自己的军人梦。
现在,李海颖是一名民间业余“文艺兵”。2011年,一批退役和现役军人、双拥志愿者、文艺爱国人士自发成立了“中国v光”公益创作团队,李海颖成为团队的一员。
“中国v光”积极宣传公益,奉献正能量,引导正确社会价值追求,致力于向全社会展现优秀传统文化、军旅文化,倡导环保建设和公益励志的红色主旋律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实现中国梦为奋斗目标,队员们不断唱响新时代主旋律,弘扬中国形象,推出了一部又一部具有高水准、高觉悟的艺术作品。为时代放歌,投身公益,用自己的歌声去感染更多的人,近年来,李海颖推出《守望》《过年一定要回家》《有一种坚强叫倔强》等公益歌曲,深受好评。最近,她又为深藏功名的老英雄张富清谱写赞歌《记得》。
现在,李海颖是三明市人口文化与健康促进中心主任,市人口文化艺术团团长。她发挥自己的艺术才华,为我市的人口文化宣传作出了贡献。2017年在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与中国职工音协举办的“中国职工好歌曲创作征集活动”中,她自创的作品《过年一定要回家》荣获“最佳歌曲”最高奖项。2017年在第十五届中国人口文化奖评选中,由她导演创作的小品《远山的呼唤》获得曲艺类三等奖、自创歌曲《过年一定要回家》获得歌曲类优秀奖。
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她利用业余时间走进社区,将歌声传递给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
2013年,李海颖所在的单位开展“党员进社区”活动。“我能做些什么呢?”她思索许久,最终决定用自己的专长,教退休老人唱歌,这一教就教到了现在。
李海颖把教学点设在乾龙社区。“我的工作就是要传播健康文化,唱歌也是一项健康运动,老人们一唱起歌就很开心,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有好处。”李海颖说。
为了更好地教老人们唱歌,李海颖将自己的钢琴放到了社区。前段时间,李海颖在上班途中不小心滑倒,大腿骨折。刚开始比较严重时,家人送她去社区上课。好了一点后,她就自己拄着拐杖,慢慢走到社区。她说,一定要去!老人们有这份渴求,我不能辜负他们。
每次上完课,老人们都很积极地和李海颖讨论音乐、话家常。李海颖总是很认真地倾听,和老人们处成朋友。“能给大家带来快乐,大家也很喜欢我,对我的那份信任、那份感激,也让我很快乐。”李海颖说。
在教老人唱歌之余,李海颖还长期免费教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残疾人等唱歌。她说:“每个人的守望不一样,公益事业也是我的一个守望。公益事业已经成为我人生的一部分,它使我快乐,我相信自己能坚持下去。”
2009年,市委市政府将李海颖作为高级艺术人才引进到三明。为了支持她的工作,丈夫和年仅七岁的儿子举家搬迁到三明。
李海颖的丈夫出生于文艺世家,原先也是一名文艺工作者,两人相识于舞台,共事于舞台,相恋于舞台,从北方来到三明,他放弃原本的文艺工作,全力支持妻子李海颖的歌唱事业。
现在,丈夫在一家公司上班,每天早出晚归。李海颖看在眼里:“他这个工作很累,我看着心里很难受。他放弃了自己的艺术事业,支持我唱歌,这是一种陪伴和守护,所以我特别感谢他。”
联系人:李
手机:13658489879
电话:0598-8591900
邮箱:59896898@qq.com
地址: 三明市三元区碧桂园247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