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常见问题 >

常见问题

三明土堡申遗的可行性分析_

发布时间:2024-05-31 19:12

  土堡是分布在中国东南部的福建、江西、广东三省,以生土为主要建筑材料、生土与木结构相结合,并不同程度使用石材的乡土防御性民居建筑。它们是几次中国乃至东亚历史动荡和民众大迁徙的产物。其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品类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是福建土堡。

  福建土堡分布的地理范围是闽江水系以南、九龙江水系以北,横跨戴云山脉与武夷山脉的福建中部地区,包括三明(大田、尤溪、永安、沙县、明溪、清流、宁化、将乐、梅列、三元等县市区)、福州市(永泰、闽清、闽侯、福清部分地区等县市)、泉州市(德化、永春、安溪部分地区等县)、龙岩市(漳平北部)、宁德市(古田西南部),并以三明地区存留最多。

  三明现存土堡分布范围以大田、尤溪、永安存留最多,全市存留总数达200余座。所处自然环境以丘陵谷地为主,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暖,雨水充沛,植被茂密;生活方式延续着汉民族的传统习俗,生产方式以农耕为主。

  三明土堡自隋末唐初始,成熟于两宋,盛行于明清,并一直延续至今。三明土堡要申遗,必须符合申遗的各项条件,因此,对照遗产申报遵循的标准,笔者在此进行以下可行性分析:

  1、三明土堡是世界上独具魅力、神话般的山区大型夯土防御性民居建筑。三明土堡选址科学,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的地势和当地取之不尽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单位面积最大、类型和型制最多、防御设施最强、兴建成本最低、构筑手段原始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其建筑构思、设计,以依山就势、巧用地形、型制多样灵活及其内部精巧的构造,看似平常,却又奇特,与周边山川相融。

  三明土堡,遵循着传统的“风水”理念建造,就势于山岗坡地,依偎于溪畔小台地,坐落于田中小平地,背阴向阳,藏风聚气,既是家族及村民躲避匪患暂居一起的避难场所,亦是家族及村民能够安居乐业的坚强堡垒,具有浓郁的山区防御性民居建筑特色。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式,是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当地自然环境,运用当地建筑材料所创造的独一无二的建筑形式。其创造性体现在:用当地原生性材料和传统技术,造就了一种当时社会文化所提倡的优越的建筑体系。这种建筑体系包括对外的防御性、对内适应聚族暂居的血缘关联性,以及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性,质朴美观,坚固实用,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历经千年一直造福于广大民众,又没有损耗赖以生存的生态平衡。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式是人类在适应当地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过程中创造的,堪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防御性建筑模式。无论是建筑学上还是人类学上,它都代表了独特的建筑艺术成就和创造性杰作。

  如合院式安良堡,坐落于大田县桃源镇的东坂村湖丘头自然村,始建于清嘉庆十五年(1812年),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安良堡依山就势、造型优美、结构精巧,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反映了土堡与周边环境有机结合的一种风貌。堡内为二进一横木构建筑,其中一进建筑长25米,宽10米,面阔5间,中间为下堂;二进建筑高出一进5尺余,上堂(后堂)进深8米。围绕一二进左右各有一支横屋(扶厝)。堡内还有水井、谷仓、风车、石臼等生活设施,可居住数百人。

  2、三明土堡是在重大历史变迁与动乱北民南迁和特定的武夷山南段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下,植根于东方血缘伦理关系和聚族而居的民族传统基础之上的建筑艺术成就和历史见证。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演变和城市化的进程正在影响着传统生活方式的延续,东方社会是一个重视亲情、血缘伦理的国家,历来都重视家族血缘的传承和联系,土堡这种建筑形式和主要功能,从早期的防御性聚族暂居逐渐发展到后来的轻防御重形式的聚族而居,所体现的正是儒家文化传统“敬祖睦宗”“尊礼重儒”的伦理观念。特别是内通廊式土堡中所体现的堡内上下房间大小均等、聚族而居于一堡的居住形式,围合中心是公共活动的庭院,院内通常建有祖堂兼作书斋,适应了对外封闭性防御、对内开敞式交往的需要,更凸显出堡内居民强烈的家族整体意识与近似原始、朴素的生活方式。

  三明土堡早期都没有堡名,堡内有了住户后,土堡才有了自己的堡名,有的还以藏头嵌字对联,镌刻在大门口。堡内的祖堂、书斋、客厅、灶间、谷仓、卧室等多有意味深长、对仗工整的楹联,其内容体现的是耕读为本、忠孝仁义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以文诲人,充分反映了土堡人家的审美观、价值观和文化心态、人文精神,构成三明土堡内部空间独特的文化氛围。

  三明土堡早期为了防御而建造,是当时社会动荡、北民南迁、生活艰辛的反映,一直延续到明朝早期;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演化为重防御重形式的功能变化,更趋向于中国传统礼制;后来就逐渐淡化了防御功能而成为重形式轻防御的居住建筑,这种建筑功能的变化也见证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如今,随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普及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堡的建筑形式和传统居住生活方式的延续,正面临着人们对它的思考与选择。

  如隋末唐初的宁化巫罗俊堡。清同治八年重刊的《宁化县志》卷一“建置”载:“隋大业之季……其时土寇蜂举,黄连人巫罗俊者,年少负殊勇,就峒筑堡卫众,寇不敢犯,远近争附之。”宁化民国戊午年重修的《平阳巫氏族谱》(首卷)“啟修宗谱旧序”载:“祖,定生公,讳罗俊,始择胜黄连,时值冦警,公就岗筑堡卫众,所全生灵实多,于是远近争附。”

  历史上西晋“永嘉之乱”后,北民南迁渐进至闽粤赣三角地区,并到达今三明地域内的宁化古石壁一带休养生息,随之传入北方中原先进的技艺及城堡夯筑技术等,隋末唐初在宁化出现的巫罗俊“筑堡卫众”就验证了上述传承,并揭开了三明土堡始创的序幕。

  3、三明土堡是一种独特的生土防御性民居建筑艺术和体系的杰出代表。土堡是生土建筑与木结构建筑完美结合的一种典范,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建筑景观,它以较高的石墙基与厚重的生土夯筑墙、碉楼、护堡池等围合,内院为传统民居建筑,构成封闭式围合型大型民居防御性建筑,体现了生土建筑的建造技术在中国发展到了巅峰。宽厚的高墙基与生土夯筑的墙体以其厚重、稳定和对外防御功能作为建筑外壳,内院建筑则以当地传统民居构成建筑内景。外观上,土堡的墙体色彩及瓦屋顶,与当地环境融为一体,成为山形、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内部景观上,内院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具有适宜人类居住的人性化的氛围。

  如安贞堡,坐落于永安市槐南乡洋头村。前方后圆合院式土堡,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坐西朝东,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堡墙由围护墙、碉楼和围屋组成,高二层,环堡一周;前楼围屋二层,28间房,为谷仓、贮藏间;后楼围屋二层,近亲、女宾住宿;围屋二楼与围护墙上的跑马道相通;前楼东西两端有向外突出的碉楼,后堡楼最高顶处设有突出的瞭望(射击)台。内院由四合院及连通建筑所组成,由天井、上堂及上堂间、左右厢房、下堂(大门)及下堂间四部分组成;连通部分包括过水廊、连廊和天井;设有大小房间368间,水井5口,可供千余人居住安身。

  4、三明土堡遵循了“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理念和“风水”建筑规划学说。土堡就地取材,选址或依山就势或傍河耸立或平地沟深,建筑风格独树一帜、古朴粗犷,形式优美,尺度奇特,功能齐全实用,与青山、绿水、田园风光相得益彰,与村落、传统民居和谐一体,互相可持续依存,组成了适宜的人居环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景观,是一种具有广泛影响的民族文化传统在特定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完美展现,其突出的防御性功能实现了人居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并形成了一种独具特征和审美价值的建筑形体。这种建筑与规划的成就面对现代化的进逼,仍具有不可忽视的魅力和参考价值。

  三明土堡在产生、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理念。布局上,或依托高岗山坡,或沿溪落成,或耸立田间,其粗犷的外观,与周边的青山、绿水、田园风光融为一体,构成了山乡神奇、古朴、雄浑、美丽的景观。建筑风格古朴粗犷,建筑形式优美奇特,建筑功能齐全实用,建筑材料就地取自大自然、荒废时又回归大自然,是早期环保节能型生态建筑的经典,体现了人居条件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如琵琶堡,坐落于大田县建设镇建国村后西北部,琵琶形土堡,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坐北朝南,占地面积近700平方米。它不仅巧用地形,使得建筑本体巧妙地与地形融合一体,更有琴夹、琴弦和瀑布滴水声(乐声)与之绝配。

  5、三明土堡的形成与中国历史上几次著名的民族大迁徙相关联,与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文明的发展史、与蒙古帝国的历史有关。土堡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为中原大变革中南迁的民族与福建当地居民的融合体。土堡中保存了儒家文化的传统,也融入了当地的风俗和特征,形成了特有的方言、民间艺术、宗族观念与生活、居住方式等。

  公元4~14世纪,中国东南部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与北方人民大规模的南迁密切相关,福建尤为明显。三明土堡正是这一历史过程中创造出特殊文明的物质载体。土堡所在区域居民的文化习俗一方面保留中原传统的儒家风范,另一方面又融合了当地山区民俗文化的特征。三明土堡就是这种文化心理投影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的产物,与土堡人家的宗族观念、伦理道德、方言语音、风俗习惯、民间艺术等构成了互为依赖的完整体系,在结构和布局上突出了聚族而居和坚强防御的功能,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社会观、道德观、文化观和家族意识、民系意识,集中形象地体现了土堡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和浑厚的社会文化基础,是人种人类学和民俗学的重要依据。

  这些与三明土堡居住环境紧密联系的丰富文化内涵及其所具有的中国传统美德的凝聚力和影响力,随着土堡人家的不断向外迁徙、辐射,引来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海内外同胞回到这里寻根谒祖、访亲探友、观光旅游、尊礼崇文,吐方言之乡音,发无限之追思,继家族之精华,其具有无以替代的精神作用,是不可再生的独一无二的人文与物质载体。

  如芳联堡,坐落于大田县均溪镇许思坑村。前方后圆形合院式土堡,建于清道光年间(堡内建筑),成型于同治三年(1864年),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全堡计有160间房,其中厨房10间;有6部楼梯、2间厕所;粮库、碾房、风车、石臼等生活设施样样俱全。堡前有半月牙儿式的护堡池,前堡墙不设大门,从选址看,门开向东,故在堡前又开挖半月形水池,以象征“吉利”;从风水角度看,土堡对着正南,门前有水,是一处财源茂盛、人丁兴旺的好宅地。建筑结构奇特,布局讲究科学,文化底蕴深厚,充分表现了土堡人家崇礼重教的文化品位。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