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常见问题 >

常见问题

福建三明有企业吗福建三明 “小种子”迸发大能量

发布时间:2024-07-01 14:13

  福建三明是全国杂交水稻制种第一大市,也是全国杂交水稻制种传统优势制种区,辖内建宁、泰宁、宁化、尤溪4个县为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大县。近年来,人民银行三明市分行立足当地种业资源禀赋,加大金融支持三明现代化种业强市建设力度,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截至2023年8月末,全市种业贷款余额6.96亿元,同比增长38.04%;1至8月,支持制种企业数同比增长52.78%。

  “稻花香里说丰年”,走进三明建宁县溪口镇枫元村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连片的水稻金灿灿,村民正忙着收割水稻,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稻香。郑恩海是众多制种户中的一员,多年来一直从事种业生产,在“福种贷”的支持下,成为村里的种业大户。“有了银行的资金支持,今年我家制种面积比原来多了300亩,收入预计会多两成左右。”对于今年的制种前景,郑恩海信心满满。

  郑恩海口中的“福种贷”是建宁县农信社创新推出的种业专项信贷产品,该产品结合线上与线下贷款模式,通过利率优惠以及灵活多样的担保、还款方式,助力解决县域种业客户资金不足的困境。截至8月末,“福种贷”贷款余额1.41亿元,同比增长1.51倍。制种生产是种子产业链的基础,夯实基础离不开金融支持。在人民银行三明市分行支农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支持下,当地涉农机构为制种生产提供低成本融资渠道。如2021年以来,建宁县涉农金融机构累计运用再贷款资金支持制种主体132户,投放资金2465万元,加权平均利率较各项贷款低78个基点。

  除加大窗口指导外,人民银行三明市分行积极开展金融服务县域特色发展专项行动,引导金融机构将更多金融资源流向种子等特色产业。建宁县曾被称“苏区粮仓”,水稻制种是当地的主导特色农业产业。在金融服务县域特色发展专项行动带动下,当地金融机构以丰富的种业信贷产品创新,有效满足种业发展融资需求。2022年,建宁县制种面积达15.5万亩,产量3550万公斤,约占全国十分之一,直接经济产值达6.09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和核心区。

  在种子全产业链条上,种子专业合作社、制种经纪人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他们一头联结着农户,一头联结着本地或外地的种子生产企业。丁莲平早期也是众多经纪人之一,如今在建宁县经营一家拥有制种经纪人100余人、制种面积约1.5万亩的种业公司。“收购窗口期的资金需求最旺盛,这几年多亏了银行的支持,才慢慢做大了。”丁莲平介绍。

  为打通种子产业链条,人民银行三明市分行指导辖内多家金融机构优化升级面向流通环节的种业信贷产品。泰宁县琎进种子专业合作社是当地一家从事水稻制种与批发的专业合作社,年销水稻种子约80万公斤。农行泰宁县支行针对专业合作社交易收购资金需求的周期性特征,为其办理了600万元“智动贷”,可随借随还,有效解决该合作社的融资难题,确保其交易收购顺畅无忧。邮储银行三明市分行在种子流转服务方面,为种业经纪人推出“乡村能人贷+种业流水贷组合”信贷产品,向专业合作社最高授信300万元、种业经纪人最高授信100万元,截至8月末已累计发放贷款1.3亿元,有效满足种业生产流通的融资需求。中行建宁县支行将种业金融服务对象向制种经纪人、专业合作社等拓展,以“种业惠贷”模式加大支持力度,截至8月末,已向16户种业经纪人发放个人经营类贷款908万元。

  2022年2月,全球种子行业龙头先正达集团在三明市建宁县落地水稻种子供应链创新中心项目,总投资2.15亿元,建设内容包括先正达制种核心基地、核心种源亲本繁育基地、全域数字农业等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生产加工种子1000万公斤。

  为支持这类优势种子企业的产业链创新及科技攻关,人民银行三明市分行引导金融机构设计专项金融服务方案,精准满足其融资需求。农行三明分行为先正达集团授信1.15亿元,该企业目前已用信3500万元,利率仅2.7%;工行三明分行为先正达集团授信1亿元用于厂房建设,完工后将成为福建省内仓储量最大的种子收储基地。

  福建省福瑞华安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育种、繁殖推广、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种业企业,也享受到专属金融服务。农行三明分行安排专人跟进该企业的育种科研情况,支持以水稻种子植物新品种权作为质押,向该企业授信600万元,贷款余额340万元,有效帮助企业突破了融资“卡脖子”问题。

  为支持种业基础设施建设,人民银行三明市分行还引导农发行三明市分行发挥政策性银行的资金优势,大力支持福建禾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5万亩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及仓储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授信4000万元,目前用信余额2450万元。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