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常见问题 >

常见问题

三明尤溪:逐“綠”向“新” 厚植高質量發展底色三明市大全

发布时间:2024-08-28 12:40

  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三明市尤溪縣從強化制度化建設入手,相繼出台《關於全面推行林長制的實施方案》《河長制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持續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改善河湖生態等行動,為新時代生態文明發展保駕護航。並在實現自然生態綠色美麗的同時,積極打造生態經濟體系,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和生活方式,以高質量的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實現生態美、百姓富的有機統一。

  眼下,在中仙鎮西華村的山林裡,一朵朵高山紫靈芝長勢喜人,農戶們忙著採收成熟的靈芝。

  “這一批靈芝預計能採3500多公斤,可制成靈芝茶、靈芝片等產品,產值200多萬元。”尤溪縣杰達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林宜達說,2022年,他承租了村裡500多畝的公益林,嘗試引種林下仿野生靈芝。近年來,通過“基地+合作社+脫貧戶”模式,林宜達已帶動35戶家庭栽培靈芝。但因沒有經營權証,導致他無法依規對承租林地進行有效管理。

  為保障林下空間經營者權益,促進林下經濟規模發展,尤溪縣踐行福建省集體林權制度“三多”改革試點、明晰所有權、放活經營權舉措,參照林權發証模式,在不動產系統內增設“林地經營權”登記類型,發放林地經營權証,並在西華村開展試點工作,首批發放3本林地經營權証,涉及林地面積385畝。7月18日,林宜達拿到了首批林地經營權証。

  “林地經營權証與租賃合同形成‘雙保險’,不僅能打消林下空間經營者的顧慮,保障其權益,還有利於社會資本、銀行資金進入,助力發展林下經濟。”尤溪縣林業科技推廣中心主任吳承文說。

  山林披綠,林下生金。目前,全縣形成以多花黃精、七葉一枝花等為主體的“林菌、林藥、林菜”林下種植,以養梅花鹿、中華蜂等林下立體養殖,以野生中藥材、菌類、菜類、竹筍類等採集加工,以森林人家、休閑山庄、森林公園等森林景觀為主的林下經營模式,總林下經濟經營面積約58.2萬畝,產值約16.1億元。

  近年來,尤溪縣持續強化以林長制為抓手做活綠色文章,在造林綠化上大力推廣種植珍稀鄉土樹種,開展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實施重點區位林相改善,營造生物防火林帶、建設油茶豐產示范基地,實施鬆林改造提升工程,精准提升森林質量,並充分挖掘利用城鄉零星宜林地,最大限度增加森林面積、提升森林質量。如今,尤溪縣森林覆蓋率達78.48%,2023年實現林業總產值150.06億元。綠色生態催旺全域旅游,2023年全縣共接待游客663.71萬人次、旅游經濟總收入53.49億元。

  “風光旖旎、山清水秀,閩湖的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經驗值得學習。”8月4日,經過實地了解閩湖的生態治理成效,蘇州科技大學地理科學與測繪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陳德超稱贊道。

  閩湖是由街面水電站形成的人工湖,總庫容18.24億立方米,是福建省最大的人工湖、國家級水利風景區。“以前這裡都是漁排,和現在完全不同。”閩湖村村民紀賢飛說,當時村民以養魚為生,由於網箱養殖無序擴張,加上過度投喂,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破壞了閩湖生態環境。

  為此,尤溪採取“跨區聯動、同步推進”措施,投入2530萬元,對閩湖開展綜合整治,共清理網箱4033個,面積達19.67萬平方米。同時開展閩湖及周邊環境生態保護修復,發展“生態+水利風景區”旅游經濟、“生態+休閑漁業”經濟等,不斷探索河湖管護的有效方式。經過綜合治理和修復,2024年閩湖入選福建省生態環境廳第一批美麗河湖建設經驗做法優秀案例。今年1至6月,閩湖庫心斷面水質穩定為Ⅰ類,出口斷面水質在Ⅱ類以上,優質水比例達100%。

  閩湖整治是尤溪大力推進美麗河湖建設的縮影。全縣境內河道總長373公裡,流域面積10平方公裡以上的河流有81條。“此前,河湖存在網箱養殖佔用嚴重、河湖水質下降、河道生態修復能力退化等突出問題,群眾反映強烈,治理迫在眉睫。”尤溪縣水利局河務服務中心主任鄭建炎說,為徹底治理河湖生態問題,2017年開始全面深化落實推進河湖長制工作,在問題治理、區域合作以及生態修復等方面,進行諸多探索。

  尤溪建立縣鄉雙總河(湖)長體系,制定河長制工作7項制度,設立縣、鄉河(湖)長89人,實現履職盡責“制度化”﹔針對迫切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編制“一河一檔一策”,實現問題整治“常態化”﹔打破行政區域壁壘,開展聯合執法、區域聯防聯治,實現防治“協同化”﹔持續開展河湖安全生態水系建設,探索流域斷面水質生態考核獎懲辦法,實現河流生態治理“系統化”。目前,尤溪中小流域斷面Ⅰ—Ⅲ類水質比例達100%,其中,Ⅱ類水質比例穩步提升,Ⅱ類優良水質比例達66%。

  連日來,在聯合鎮閩台鄉建鄉創合作樣板集鎮建設項目現場,工人們爭分奪秒搶工期,趕進度。自去年10月入選閩台鄉建鄉創合作樣板集鎮以來,聯合鎮圍繞改善人居環境質量、提升農房建設品質、打造惠民公共空間三大版塊,共策劃生成29個子項目,總投資1580萬元。

  “當前已完成道路白改黑、吉木溪流域水質提升、集鎮污水管網鋪設等項目12個,環島改造提升、微樂園等11個項目正在施工。”聯合鎮黨委書記蔡興榮說。

  秉承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理念,新陽鎮也在積極推動和美鄉村建設。原先位於集鎮邊角荒廢地塊的廢棄老電影院、閑置房屋等,如今已被打造成文化氛圍濃郁的育英古街、井然有序的農貿市場、兒童微樂園……一個個富有群眾記憶、民俗烙印的休閑空間串點成線,完美活化了集鎮周邊空間。

  聚力美化城鄉面貌,打造宜居宜業生態鄉村。近年來,尤溪縣持續推進以人民為中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聚焦短板弱項與品質提升,完善公共服務設施,推動城市品質更優、鄉村風貌更靚、生態環境更佳。

  按照“中心修古城,兩頭建新城”思路,尤溪縣深入推動老舊小區改造等17個年度投資5.6億元城市品質提升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尤溪海峽兩岸朱子文化交流基地基礎設施項目和朱子古街河濱景觀工程等建設﹔深入實施“千村示范引領、萬村共富共美”工程,圍繞4條鄉村振興主題示范線建設,推動溪尾鄉改善提升歷史文化名鎮和傳統村落改造提升、台溪鄉大頭橋村水尾橋危橋改造等一批項目超序時推進。

  截至7月底,全縣完成251個行政村村庄分類,形成“兩表、多圖、一庫、一報告”分類成果,13個鄉鎮完成裸房整治203棟、新改建農村公路20公裡、新改建鄉鎮生活污水配套管網40.7公裡、新改建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81戶﹔規整農村通信杆線12.02公裡,治理農村廣播電視線違規搭建10.78公裡,實施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4.78萬畝﹔美麗鄉村庭院、美麗鄉村微景觀、美麗鄉村小公園、美麗田園及美麗鄉村休閑旅游點創建工作完工率達100%。

  然而,染整又是紡織產業鏈中的重要環節,是對紡織材料進行以染色、印花、整理為主的處理工藝過程。這個過程要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與染料助劑,廢水排放量大、污染性強。因此,染整成了制約尤溪縣紡織產業發展壯大的瓶頸。

  關鍵在於產業集聚、綠色轉型。2018年,尤溪縣出台《尤溪縣染整產業轉型升級總體方案》,多次召集相關部門與企業研究討論“退城入園”方案,從加快完善基礎配套、土地優惠、產能獎補等方面給予企業支持,在統一供熱、污水處理升級改造等系列問題上持續攻堅。2022年8月,有5家染整企業順利搬遷入園並投產。

  “2022年7月,我們關停了位於坂面鎮上坂頭工業區的舊廠區,來到城南工業園。現在染整環節由園區內的富瑞熱電統一供氣供熱,公司的廢水50%以上能回收利用,剩余的由污水處理廠統一處理,更加節能、環保、安全。”福建省東方鑫威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林鋒說,公司加速推動自動化、智能化升級,同時不斷拓展加彈、緯編業務,行業競爭力逐步提高,今年全年產值預計超2億元。

  在尤溪經濟開發區城南工業集中區污水處理廠,規劃用地面積98畝,一期工程建設規模為日處理污水1.5萬噸,採用先進的水解酸化+氧化溝+高效沉澱池+纖維盤濾池為主體的處理工藝。

  細格柵池、調節池等設施規范建設,配備氣浮池、脈沖厭氧池等先進設施,入水口處的污水,到了出水口就變成汩汩清流。出水水質全面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918-2002)的一級A標准。

  綠色轉型、突破瓶頸,實現高質量發展。目前,全縣已形成“紡紗—織造—染整—涂層(制革)”較為完整的地方特色革基布產業鏈,“錦綸長絲(紡紗)—織造(經緯編、花編)—染整—服裝”產業鏈也已逐漸成型。6月底,福建省工信廳出台全省縣域重點產業鏈試點縣(區)工作方案,尤溪縣的紡織鞋服(紡織服裝、服飾業)作為重點產業鏈之一入選。“中國革基布名城”“中國混紡紗名城”金字招牌更加亮眼。(肖丹 羅姮 王琨 吳振湖)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