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经国务院批准同意,2021年2月2日,省政府批复同意三明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撤并原梅列、三元两区,设立新三元区。6月19日正式挂牌。至此,三元发展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
6月23日,通过“云签约”,总投资10亿元的盈科智谷产业园项目,正式落地三元小蕉工业园区。
连日来,在黄砂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内,三农新材料年产1500吨氟精细化学品及10000吨六氟丙烯装置扩产改造项目现场机声隆隆,施工人员顶着烈日搭建车间框架,处处繁忙景象。
三元作为老工业基地,因工业而生,因工业而兴。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新三元,始终围绕全区“333”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创新链产业链融合,补齐产业转型升级短板,传统老工业基地焕发出新活力。
目前,钢铁与装备制造、氟新材料产业产值占全区规模工业总产值82.2%,泉三高端装备产业园已入驻29家企业,267家规上企业亩均税收比增28.4%,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大关。
一年来,推进“五个一批”项目,实施“三百工程”项目攻坚,项目入库数同比增长近8倍,省市重点项目平均投资由4亿元上升至6.2亿元,5亿元以上项目占比由30.5%提升至41.2%。
2021年,全区19家企业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位居全市第1,厦钨新能源在科创板上市,黄砂新材料、吉口循环经济产业园获省化工园区认定。
立足新起点,三元区主动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建设,抓住沪明合作新机遇,组建沪明科技创新研究院,围绕《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上报政策诉求19条,对接项目66个、沪明对口合作项目11个,努力实现借梯登高、合作共赢。
产业发展欣欣向荣,是两区合并以来新三元越位升级,区域经济迈上新台阶的生动剪影。
行政区划调整前,原梅列、三元常住人口、地区生产总值等各项指标均在全省排名靠后,市区集聚辐射带动能力弱,“小马拉大车”的问题突出。经撤并,新三元区成为全市人口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县(市、区),以全市1/20的土地创造了超1/5的经济总量,发挥出了“1+12”的叠加优势。
一年来,三元地区生产总值增幅由全市第10上升至全市第2,提高8个位次,融合发展的叠加优势、中心城区的带动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释放。
两区合并不是简单的“1+1”物理叠加,而是打破原有机构格局,重新进行机构设置和职能分配,重塑出一个发展势头更为强劲的新三元区。
合并伊始,三元区第十次党代会便明确了加快一体化均衡发展的新思路。围绕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大三明”发展蓝图,三元区主动参与《三明中心城市融合发展规划》编制,按照“一带一核两翼多组团”发展思路,加快推动“三沙永”组团发展,融入“两区五新城”建设,强化“腰部支撑”,积极“南扩北拓”,不断为中心城市提级发展聚合力、增优势。
三元区以和谐征迁推动城市更新,用时百天冲刺完成2021年度全区18个项目征迁任务,累计完成征地94.86公顷、房屋667户、企业53家。同时,积极谋划2022年依法和谐征迁项目63个,为城市更新提供了充足的要素保障。
细处着手,凝心聚力提升人民群众居住品质。区划调整以来,三元区争取老旧小区上级补助资金4.6597亿元,加快推进63个老旧小区微改造,新建停车位7025个,建成70座垃圾分类亭、环保屋4座,建成区居住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60%。
三分建七分管,宜居城市是“绣”出来的。三元区立足中心城区发展实际,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推行“五长”责任制,强化“路段+网格”管理,加快“智慧三元”平台整合,实现了城市管理“一网统管”。一年来,累计受理城市管理案件92245件,办结90506件,其余1739件正在限期内加快处置。
精神文明是三明的一面旗帜,三元区作为创城主阵地,围绕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推动城管改革,加快农贸市场和小区、街巷微改造,占道经营等行为专项整治,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社区管理、公厕管理等方方面面,推动创城工作向纵深发展。
城乡一体,协调发展。夏日,走进洋溪镇上街村,青山环抱,竹海飘香;步入莘口镇龙泉村龙安古村落,古朴动人,极富韵味;漫步岩前镇花海,风光如画,处处皆景……
依托良好的生态底色,三元区落实“156”乡村建设工作机制,坚持“原生态、低成本、有特色”理念,打造“1+3”乡村振兴示范线,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市级精品村串点成线,连片组团带动全域发展。
美丽乡村更宜居,广大农民更富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区所有行政村村财自有财力均达10万元以上;投资6800万元重点推进沙阳至炉洋等50千米破损农村公路修复和提级改造;加快楼源溪源溪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点点滴滴看得见的变化,提升了广大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撤并以来,三元区立足中心城区发展实际,吹响了“城乡品质提升攻坚战役”集结号,城乡建设打开了新的格局。
翻看过去一年三元区的“民生档案”:“出门更便捷”“孩子搬进新校舍”“就医更方便”……一件件切切实实的民生实事,汇聚成了家门口的幸福。
两区合并以来,三元区不断加大民生项目投入力度,2021年民生相关支出达17.7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总量的82.1%,民生事业取得新进展。
列东步行桥的建成投入使用,市区列东、列西两岸互联互通更加紧密,极大方便市民出行,进一步聚集市区人气,提升两岸景观环境。
城关步行街于2020年9月开始升级改造,改造升级后的步行街相比以前来说干净整洁,周边的非机动车也已被清理,不仅增加了美感,也宽敞了许多。
三明市儿童公园位于三明列东中学后山(狮子坑),是一座环境优美、创意乐趣、儿童游乐、寓教于乐的综合性儿童公园,开放后,已成为市民享受亲子时光的好去处!
去年10月,三元区万寿延长者助餐服务中心在新市中路正式揭牌运营。自从开通了长者食堂订餐小程序,老人可通过微信小程序在线点餐 。长者食堂还在全区开放了社区助餐点,将客饭配送至助餐点。
一年来,三元区积极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率先建立万寿延长者助餐服务中心,建设18个老年儿童微游乐园,老人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撤并以来,三元区持续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并深化“双雁阵双航线”优质均衡改革,统筹推进贵溪洋小学等13个市区教育补短板项目,新增学位1.55万个,公办园覆盖率提升至63.9%,入选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
一年来,三元区全力巩固低保、特困供养和临时救助标准城乡一体化,革命“五老”、残疾人、高龄老人等各类困难群体救助标准实现“就高不就低”。
为防止脱贫户返贫,三元区积极完善相对贫困家庭“238”精准帮扶机制,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成果,已先后投入财政衔接资金2832万元实施产业增收和基础设施提升项目56个。
三元区推进重大交通设施建设,莆炎高速建成通车,兴泉铁路全线%的建制乡镇通三级以上公路,100%的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
疫情还未结束,坚持防控不放松。全区建立2120个四级网格和微信群,开展干警“扫楼”、干部“敲门”专项行动,抽调100名干部成立大数据信息核查专班,筑牢疫情防控坚实屏障。
“面对面”听民声,“心贴心”解民忧。三元区全面推广“居(村)民夜谈会”品牌,领导干部下沉一线,通过座谈、漫谈等形式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一年来累计组织召开夜谈会1084场,有效解决电梯加装、物业服务管理等热点难点问题3400余个。
┃最三明:依依综合三明日报、三元区人民法院、最三明编辑,转载请备注完整出处。
┃联系地址:三明市三元区双园新村50幢B座20楼2005(市图书馆、艺术馆楼上)
联系人:李
手机:13658489879
电话:0598-8591900
邮箱:59896898@qq.com
地址: 三明市三元区碧桂园247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