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由福建省委宣传部、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三明市委宣传部、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三明市融媒体中心共同制作的人文历史纪录片《沪明往事》正式上线。
《沪明往事》共分3集,通过寻访众多三明工业立市初期的参与者、见证者,以及上海、福建两地文史专家,借助他们的回忆、讲述,真实还原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三明这座新兴工业城市建立之初的故事。
《沪明往事》节目组还特意邀请了国内著名影视演员宋春丽担纲解说,饱含深情的解读娓娓道来,铺陈往事的同时更让整个片子具有别样的温度。
20世纪60年代, 为弥补三明工业基地企业门类的短板,解决民用工业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完善工业体系,福建省政府和上海市政府协商,将部分上海轻工企业迁入三明,促进三明的轻工业建设。
沪明两地在国家战略调整的大背景下开展紧密合作,为三明工业城市的崛起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基于三明工业基础、实际需求和承受能力等因素,上海对三明给予了大力支援,先后迁入轻工、化工和手工业等多家企业。上海对迁明企业采用整体搬迁,人员随厂迁移的支援方式,并对在沪事宜进行统筹管理;三明负责项目在本地的一切工作,如勘察厂址、安置迁入职工及家属等。双方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完成搬迁任务。
数以万计的上海子弟跟随列车向南飞奔入明,面对荒山野岭、荆棘草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斗严寒、战酷暑,披荆斩棘,移山填谷,挑土开荒、搭盖工棚、建设厂房……
从1959年到1970年,短短十来年,18家上海轻工企业迁入三明,加快了三明工业基地的建设,为三明输入了一大批技术管理人才,形成了宝贵的迁明建设精神,也为沙溪河畔新兴工业城市的崛起,注入了重要的驱动力。
上海三星糖果厂,是上海迁明的第一批企业,后更名为三明食品厂。1960年前,三明生产饼干的都是一些小作坊,饼干制作工艺简单,没有发酵、没有添加麦芽糖,吃起来就像青瓦片一样,更别提美味了。上海三星糖果厂搬来后,其生产的糖果、饼干等30多个品种,成了那个时代专属的甜蜜味道。它的进驻,填补了三明没有现代正规食品企业的空白,为三明食品工业发展奠定基础。
福建省三明纺织厂前身为上海国棉第26棉纺织印染厂。1970年10月迁入三明后改称三明纺织厂,同年12月15日正式投产,为三明的纺织业乃至全省纺织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金雀”牌纱线、“奔鹿”牌牛仔布被评为福建省名牌产品,“奔鹿”商标还被认定为福建省著名商标。2000年改制更名为福建省三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有关上海职工支援三明建设的那段记忆,总能在不经意间被唤醒。老建设者们是三明发展变迁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是三明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沪明小学的“前身”,是三明纺织厂的一部分。“取名‘沪明小学’,也是为了纪念老建设者们的辛勤付出,感谢他们为支援三明作出的贡献。
福建省三明印染厂前身为上海立丰染织厂,1938年由盛杏卿创建。1966年10月内迁三明,更名为福建省三明印染厂。迁厂的第49天便投入生产,印染出“跳鲤牌”大红布,由此结束了福建靠手工印染的历史。1993年改制更名为福建省三明立丰印染股份有限公司。
三明市第一服装厂,前身为上海市奇美内衣厂,成立于1944年,1961年3月迁入三明,其拳头产品金鱼牌衬衫、“舒而美”服装质美价优,畅销全国。1980年3月,为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三明市革委会批准同意增设三明市衬衫厂,“金鱼牌”衬衫于1981年荣获福建省名优产品荣誉。
图为80年代,三明第一服装厂生产的金鱼牌衬衫和“舒尔美”时装,来源于三明档案馆馆藏
三明市印刷厂前身为上海长宁印刷厂,1960年11月从上海迁入三明,与三明人民报社印刷厂合并,更名为三明日报印刷厂。1967年,企业更名为三明市印刷厂。1988年,增冠第二厂名“福建省第二新华印刷厂”。
三明市皮鞋厂前身为上海永久皮鞋厂,1961年3月迁入三明,更名为三明市皮鞋厂,1992年更名为三明市鞋业总厂。
三明市五金厂前身为上海傅振兴五金厂。1961年11月迁入三明与三明五金厂合并,仍称三明市五金厂。1969年把生产螺栓部分的人员和设备与金属制品厂标准件车间合并成立三明市标准件厂。三标厂是福建省最大的生产标准件的企业。
1962年3月,依照上海市委决定由上海玻璃仪器厂和上海协隆玻璃厂等单位抽调一批生产骨干和一个建厂领导班子支援三明工业建设,后吸收富兴铁厂部分职工和从江苏招一批有技术专长职工共80余人成立三明市玻璃厂。
三明市电工仪器厂前身为上海新兴电机厂,1959年5月从上海迁入三明,当年并入福建省三明机器厂,1960年3月更名为三明化工机械厂
建厂初期主要为三明钢铁厂、三明化工厂生产一些零配件,1964年首次生产石油设备1200毫米圆箱式压滤器。由此三明化工机械厂进入了全国炼油化工机械行业。
经过10余年“开疆拓土”,1971年,上海迁明企业工业产值占三明全市的36%,成为三明乃至全省轻工业的骨干。当时,有不少企业推出了自己的品牌产品,且具有了相当的发展规模:食品厂的鹅牌咖啡茶、纺织厂的奔鹿牌细纱、印染厂的花布、胶合板厂的企鹅牌胶合板……这些产品都有一定的知名度,有些还填补了省内的空白。
三明由工业而生、因工业辉煌。福建省第一吨钢铁、第一台载重汽车、第一台洗衣机、第一台黑白电视机都诞生在这里。经过六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三明聚集了全省最大冶金、造纸、水泥、重卡等生产企业,已形成了 11个门类、37个行业的综合工业体系。
党中央、国务院专门出台政策支持三明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明确上海市与三明市开展对口合作,为三明老区苏区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眼下,立足沪明两地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双方正进一步加强经贸、文化、旅游等领域区域协作,推动两地携手共谱发展新篇。
今年5月,《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印发后,三明市与上海就建立工作机制、编制对口合作实施方案、重点领域专项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密切对接,两地领导专家多次互访交流,已形成区县结对关系和联络员对接机制,40个单位联络员建立沟通联系,拉近了两市之间的感情和距离。
在对口合作关系的推动下,两市形成了“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三个层面的工作组织架构。
决策层面,上海方面将革命老区对口合作工作纳入上海市对口支援与合作交流工作领导小组体系;三明市将对口合作工作纳入市推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体系一体推进。
协调层面,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和三明市发改委分别作为双方的牵头单位,具体负责对口合作工作的对接、协调、推进和落实;同时,三明市还组建了与上海对口合作工作专班,负责与上海合作日常事务。
执行层面,以双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为主体,负责细化推进落实对口合作工作。此外,双方还将逐步在互访交流、联席会议、部门结对、信息通报、督查考核等方面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由市工信部门牵头对接、上海熙华药业参与投资建设的熙华医药产业园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用地、环评等前期工作;
两地教育主管部门在红色文化传承、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行动等6个方面签订对口合作协议,今年来邀请上海市专家赴我市作专题培训和主题讲座4次,受益教师200余人次;
三明市文旅部门已制定与上海市深化文旅康养合作实施方案的初稿;两地人社部门就人才、就业、社会保障等领域签订对口合作框架协议;
沙县区围绕探索共建合作示范产业园,共推沙县小吃产业发展,开展文旅康养交流,加强医疗、康养合作等四个方面,深化与杨浦区务实合作;
清流县立足两地优势,起草《对口合作协议》《行动计划》,围绕加强氟新材料产业对接、园区共建等 5 项内容,梳理合作建议12项。
泰宁锦江国际度假酒店项目是沪闽(三明)旅游合作、上海与三明对口合作的重要成果,目前,泰宁锦江国际度假酒店项目已开建,建成后将填补泰宁县旅游基础设施短板,提升泰宁旅游服务水平,做活泰宁夜间文旅经济,它的顺利推进也是沪明对口合作工作稳步开展的一个缩影。
┃最三明:依依综合福建发布、三明市融媒体中心、澎湃福建、三明档案、聚焦三明编辑, 转载请备注完整出处。
┃联系地址:三明市三元区双园新村50幢B座20楼2005(市图书馆、艺术馆楼上)
联系人:李
手机:13658489879
电话:0598-8591900
邮箱:59896898@qq.com
地址: 三明市三元区碧桂园247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