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行业动态

【大国基理】福建三明:以“基层善治”夯实“中国之治”,三明模式的核心要点

发布时间:2023-12-29 21:11

  人民论坛网5月4日讯(王博 张尧任能旺)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成效直接关系着地方发展的繁荣与稳定。近日,“大国基理”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福建三明,深入一线调研、直面一线问题、查看一线实情、对话一线代表,多层次多角度展示三明在“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产业发展强村富民”“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下沉一线服务为民”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及相关成效,切身感悟三明如何以“基层善治”夯实“中国之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新时代基层治理工作提供了遵循。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既是加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也是高效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保障。

  三明市是典型的山区市,一直以来存在着乡村规模小、空心化、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等问题。近年来,三明市积极探索推行“跨村联建”党建方式,即通过大村带小村、强村带弱村、富村带穷村的方式,施行组织联建、产业联动、镇村联治、民生联办,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抱团发展,最终实现片区均衡发展、共同提升。

  近年来,泰宁县梅口乡水际村扎实推进“五心工程”(“五心”指“堡垒强心”“自治安心”“党群连心”“多元齐心”“氛围舒心”),如今发生了由量到质的显著变化。

  “现在民宿房价也上去了,菜的品质也提升了,服务质量也提高了。”泰宁县梅口乡党委书记张铮向采访团介绍,泰宁县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县为契机,深入实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五心工程”,并于2021年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在农村,党建就是要组织发动群众、宣传群众、依靠群众,真正使群众成为主人。”基层党建怎么做?尤溪县梅仙镇半山村党委书记林上斗最有发言权。林上斗认为,要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最核心的就是要树正气,这就要求我们党员干部低得下头、弯得下腰、吃得了苦、办得了事,要把党支部建强,把党员队伍建强,通过党建唤起群众,让大家切身感受到荣誉感和自豪感。现在的半山村,宜居宜业、环境优美、产业发展、宜游宜文、安定有序,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写在脸上,并先后获得省级乡村振兴旅游示范村和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

  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位于美丽的金溪河畔,这里层峦叠嶂,碧水潺潺,如同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如何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高唐镇宣传委员张林顺介绍,高唐镇党委通过发挥常口村示范带动作用,联合周边5个地域相邻、资源相似、村情相仿、产业互补的行政村共同组建联建村党委,推动先进带后进、大村拉小村。

  一方面,联村通过引进公司,让几百户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另一方面,通过推行“集体参股、村企共建、合作开发”模式,采取“公司+合作社+村党支部+农户”方式,联合打造了千亩脐橙、中小学研学、皮筏艇训练等产业基地,实现村村有产业、业业有特色。据悉,通过实施“跨村联建”,2022年该村带动6个联建村村集体收入平均达到65万元,做好了山水田的文章。与此同时,将乐县还积极延续开展“创十星评十户”和创建“十星级文明村”,通过群众积极参与,有力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焕发出强大生命力,使基层农村乡风文明得到进一步提升,治理工作见实见效,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双桨单舟总争渡,千帆竞发渡江海。这些村庄正坚持区域发展“一盘棋”理念,通过探索“跨村联建”党建模式,推动产业发展联兴、生态利益联享、乡村环境联治、乡风文明联动,实现片区均衡发展、共同提升。

  三明市探索创新“156”乡村建设工作机制,即坚持“一个理念”,实施“五项机制”,采取“六种模式”,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文则文,对全域乡村发展进行分类指导,分步推进。

  粉墙、黛瓦、坡顶、翘角、马头墙,落日余晖下,倒映在大金湖上的泰宁传统建筑风格的乡村民居,不时摇曳着金光。这里即是泰宁县梅口乡水际村,三明市“156”乡村建设工作机制中典型的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

  “五一”假期,水际村里的30多家民宿早被预定一空。“还是平常的价格,没有人涨价。”水际村民宿业主吴赞臣认为,这主要是行业组织起到了关键的监督作用。

  吴赞臣所指的行业组织就是水际村家庭旅馆协会,“统一诚信品牌、统一对外经营、统一服务要求、统一安排客源、统一收费标准”,这是水际村家庭旅馆协会给村里民宿业立下的“规矩”。

  2004年以来,水际村党支部依托大金湖旅游资源,按照“党建引领、能人带动、自愿入股”方式,走出了一条旅游助农、旅游兴农、旅游富农的路子。2022年,水际村民人均收入高出全县平均水平1万多元,从过去的省级贫困村一跃成为泰宁“首富村”。

  “一块豆腐百年酵,一口咬下味百年”。泰宁县上青乡崇际村是泰宁“五朵金花”旅游专业村之一,来崇际村旅游的游客,大多是冲着当地久负盛名的“豆腐宴”而来。

  作为崇际村的特色产业,游浆豆腐采用豆腐树叶子熬制而成的陈浆和本地非转基因黄豆制作,口感细腻润滑,有着上千年的制作和传承历史,制作技艺入选三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两年前我选择返乡创业,现在不仅在村里开了游浆豆腐馆,还在县城创办了2家游浆豆腐宴,游浆豆腐独特的风味和优异的品质也得到了广大游客的认可,豆腐产业越做越红火了。”泰宁县上青乡游浆豆腐宴负责人邓裕平庆幸自己找对了创业项目。

  随着游浆豆腐产业的蓬勃发展,泰宁县上青乡采取“强村带弱村”的方式,由较早发展游浆豆腐产业且发展基础较好的崇际村作为联建主村,成立了跨村联建党总支,并牵头成立豆制品产业发展合作社,通过包产包销的方式带动村民种植黄豆,企业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促进村民增收,进一步提升了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我带地入社,十几亩的黄豆再加上在崇际豆腐坊务工,一年收入3万多元。”看着生活渐渐有了起色,上青村村民杨美林觉得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目前,上青乡黄豆种植规模已达到2000余亩,已建成标准化豆制品加工厂房、豆香上青馆,助力豆制品全产业链发展,推动各村村财平均增收2万元。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难点,也是乡村振兴的灵魂。

  始建于宋代的尤溪县洋中镇桂峰村,现存39座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古建筑,村中巷弄迂回、溪桥相依、古树蔽日,处处景观,步步历史,是福建省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之一,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每天做的豆腐都不够卖。”在村口经营“百年豆腐坊”已有50余年的蔡宗香,今年已经70多岁,没想到祖传的做豆腐、豆花、豆干的手艺,如今做成了“网红店”。

  村落变景区,村民变股民。桂峰村盘活沉睡资源,推动文旅融合,让古建筑有了新“主人”,老房子有了新业态,激活乡村活力,促进村民增收。

  当前,已是国家4A级景区的桂峰村,紧抓乡村建设机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弘扬耕读文化,培育古村文明乡风。从桂峰晒秋节、蔡氏祭祖大典,到春节迎竹蛇灯、桂峰“古村风情”摄影展,大小活动轮番登场,一年四季精彩纷呈,处处彰显乡村“软实力”,村民文化自信高涨。

  乡村振兴不但要挖掘传统文化,也要创新社会文明。尤溪县梅仙镇半山村,从破除赌博、迷信等恶风陋习入手,大力倡导“诚实为人、诚信做事、诚心相待”的“三诚”文化,树立风清气正的乡村文明。

  “脱胎换骨”的半山村坚持以“艺术点亮乡村,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为核心理念,吸引2000余名青年艺术家、大学生志愿者共同参与艺术振兴乡村行动,与原住村民们共建、共享、共生、共治,共同缔造乡村新文明。

  “半山村的12座古民居都以不同艺术形态活化,每年十几场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动引爆乡村旅游。”回想当年做出的“文化兴村”的决定,半山村联村党委书记林上斗觉得这步棋下对了。

  “福”文化是福建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泰宁县郊的明清文化产业园,是一处以保护和传承中国古建筑、古木雕与传统家风家训文化为主题的国家4A级景区。

  在城市化进程中,明清文化产业园“抢救性”地从全国各地收集大量的明清时期古建筑、木雕艺术品,挖掘整理出独具特色的“福”文化和家风家训文化,加以“活化”传播,积极打造全国首家以明清“福”文化为主题的“百福馆”。

  “遵古圣格言克己复礼,守先贤遗训修身齐家;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惟俭与勤”。通过收藏—移植—重建与异地保护的方式,明清文化产业园集中再现中国古建精华和经典家风家训文化,发挥“以德润身、以文化人”的重要作用,成为泰宁文化旅游一张闪亮的名片。

  具有千年厚重历史的尤溪,朱子文化苑就落户于此,该苑通过诸如“君之所贵者仁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和夫之所贵者和也”等朱子文化主题展示,现已成为弘扬、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中心,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获得“福建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木雕艺术博物馆”等荣誉称号。

  接到一个法律诉讼电话,泰宁县法院金湖法庭法官马欢欢习惯性地背起背包,不到半个小时,就来到纠纷现场,开庭审理结束,顺便向围观的村民发放一批法治宣传页。

  一个背包、一台笔记本电脑、一张便民联系卡、一组“法治宣传套餐”,这是马欢欢办公室多年的标配,也是泰宁县创新“背包法庭”机制的生动写照。

  乡村点多面广,普法难,用法难,法治乡村“最后一公里”如何突破,考验着基层司法部门的智慧和胆识。

  2019年,泰宁县金湖法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盼,针对一些在当地易发、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案件开展实行“就地审判”,法官们背着背包直接深入案发地现场进行开庭审理。

  “现在法治环境好多了,法官主动到我们村里来了解情况,让我觉得非常方便。他们很热情,解决问题也很快。”泰宁县水际村村民李燕林对“背包法庭”的“暖心”服务有着切身感受。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背包法庭”践行司法为民、化解矛盾纠纷,打通了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

  “我们不仅要保障司法的公正性,还要体现司法的便利性和亲和力。”泰宁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志明认为,“背包法庭”体现了司法为民、深入一线、服务基层、方便群众的执法理念。

  随着工作推进,为解决农村群众打官司交通不便、寻求法律服务费时费力等难题,泰宁县法院总结拓展“背包法庭”的工作经验,提升“背包法庭”工作模式,打造“半小时”司法服务圈,将巡回审判的服务范围向社区、企业、学校、军营、单位、家庭延伸,实现全院参与、全员行动、全域覆盖;培育“背包法庭”服务站等一批示范点,制定“背包法庭”的标准化司法服务工作指南,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截至目前,“背包法庭”已深入辖区8个乡镇、97个行政村开展巡回审判案件653件,被老百姓们亲切地称呼为“家门口的便民法庭”。

  “在下乡办案的过程中,我们还开展法治宣传。一些村民可能碰到了纠纷,但还没到起诉阶段,我们会尽量跟他们调解,争取在诉前化解纠纷,这样对诉源治理也起到很好的作用。”法官马欢欢说道。

  “背包法庭”化纠纷,法治宣传下基层,当地法治环境和乡村治理水平得到大幅提升。自2019年以来,“背包法庭”开展法治宣传活动100余场次,发放宣传材料1万余份,诉前调解纠纷261件,民事诉讼案件调解撤诉率70.25%,无一改判和信访。2022年,泰宁县万人成讼率同比下降5.72个百分点,群众对法庭的执法工作满意率保持在90%以上。

  从创新到创优,“背包法庭”机制不断走深走透。如今,在泰宁县,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小巷街头,都能看到背包法官的身影。小小背包,背起的不仅是公平与正义,更是老百姓的“民心”。

  在上青乡崇际村村民李加良看来,这些年感受最深的就是在党建引领下,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村庄以前比较闭塞,现在旅游规划路都修好了,人居环境也提升了,生活水平、生活质量都提高了很多。” 这位从事20多年旅游工作的村民深有感触。“要致富得靠党支部,要智慧得靠党支部,自己作为党的一份子,也始终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无论是村民遇到急难愁盼的事情,还是在防汛等重要时点,都会带头冲在一线。人在责任在,党在我心中。”这是一位农村基层党员最朴实的心声。

  此行,记者跟随采访团一行深入农村、社区、文旅创作基地、传统文化展示厅(馆)和基层法庭等一线调研采访,对话组工干部、宣传干事、乡镇(街)及农村党员干部、企业代表和群众,切身感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层治理取得的新成效。总体来看,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基层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群众满意度、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提升。调研中,我们切身感受到党在基层治理中的政治力、组织力、引领力、号召力、执行力和服务力明显增强且有力有效;切身感受到农村基层产业谋划与布局上的因地制宜,科学引入合理产业尤其文旅经济与一二三产业实现了深度融合,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又实现富民效应,推动了“两山”理论在农村的现实转化;切身感受到地方在基层治理过程中较好地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尤其一些古民居的“活化”应用取得较好成效;切身感受到地方党员干部真正下沉一线,把百姓所想所需所盼放在心上。调研采访中,不论是宣传干事、基层法官、乡镇干部、农村书记还是普通党员,他们一心为民的担当与情怀让我们动容。新时代新阶段,有这么一批对党忠诚、一心为民的好干部好党员,坚信在党的全面领导下,以党的建设引领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必将阔步前行、取得更为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必将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基层治理根基必将不断夯实并助力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历市镇,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矗立在延绵群山上,与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相辉映,极目远望、蔚为壮观。

  2023年11月13日,国内首座港口商品车智能立体车库在山东港口烟台港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该车库占地13000平方米,可容纳商品车3000余辆,较平面堆存能力提升3倍以上,可完成智能理货、智能调度、智能转运。

  日前,姚庄镇沉香村生态农场近千亩橘子园已硕果累累。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优势,以柑橘产业、乡村景观资源、亲子旅游市场为基础,与横向的艺术产业、旅游产业相融合,在农民增收、乡风涵养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共富新路径。

  2023年11月7日,江西省高安市一家机械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车间赶制工业接头等产品。该公司2022年被工信部列为第三批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其研发的新型无滴漏干式软管接头组件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年11月7日,在云南昆明滇池(海洪湿地)湖畔,大批红嘴鸥已抵达昆明,给春城昆明增添了一道靓丽美景。

  2023年11月6日,浙江省金华市,工作人员对光伏设备进行巡视维护。近日,金华传化公路港第二期容量为2.91MW(兆瓦)的屋顶光伏成功并网,标志着企业“光伏+储能”这一新型小循环能源体系的建立,为企业的电力降本增效提供良好条件。

  2023年11月6日,在甘肃省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湖水中,成群的天鹅、斑头雁等候鸟在这里休憩觅食。

  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采取公司+合作社+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有机富硒鲜食玉米深加工产业,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

  2023年10月12日,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组织大型机车群对种植的20.61万亩大豆进行抢收,确保成熟的大豆颗粒归仓。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