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行业动态

三明日报官网三中全会前高层释放了哪些信号?政策呈现四大主线

发布时间:2024-06-22 08:04

  政策呈现四大主线月深改委会议和政协年度专题议政性会议。前者再提政企分开、产权清晰,后者聚焦七个改革专题,其中统一大市场、城乡融合、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为焦点,政策导向更多偏向内需和消费。

  二是房地产稳市场持续推进。国常会表示房地产工作要解放思想、拓宽思路,要求继续研究储备新的去库存、稳市场政策。6·12保障房再贷款推进会,明确收储四个精准,市场关注资金支持力度和实施效果;上海取消土拍限价,郑州西安收储财政补贴政策落地。

  三是产业/贸易政策焦点是欧盟拟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关注后续反应。一季度跨境电商出口占比7.8%,拉动出口增长超1个百分点,多部委推进跨境电商海外仓建设。医改,今年国家层面至少开展一批药品和一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

  四是金融监管方面,国资委要求央企原则上不得新设、收购、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防止产业资本在金融领域无序扩张。央行对4月份金融数据进行回应。三大交易所发布程序化交易实施细则征求意见。

  三中全会临近,高层释放密集改革信号。一是《求是》杂志连续刊登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系统论述,指出改革方向——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二是政协专题议政会议信息丰富。财税改革提出要解决短期面临的宏观税负持续下行、财政紧平衡、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上升等问题。土地改革,提出深化征地制度改革,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强化对过高收入、短期资本利得、财产交易所得的调节力度,调整中长期国债资金支出方向,加大城乡居民社保财政投入。三是深改委聚焦两个“毫不动摇”,再提产权清晰、政企分开,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过去一个月5·17房地产政策密集落地,6月12日的保障房再贷款推进会可视为存量房收储政策的进一步细化,回应市场关注。央行提出再贷款投放四个精准,收购主体、对象、收购用途和资金用途精准,而市场关注资金从哪里来?严格把握收购商品房的户型和面积,高标准严监管会否影响到地方城投和房企的积极性?从地方看,除北京外,所有城市均已跟进517地产新政。6月7日,上海宣布取消土拍限价,郑州西安等地已出台财政补贴的方式支持消化存量住房。

  1)关注6月19日陆家嘴金融论坛期间证监会即将发布的资本市场相关政策措施。2)重点关注7月重大会议前高层动态及权威媒体预热引导。关注6月底的政治局会议。关注财税、金融、科技、土地、户籍、国企、养老等领域最新表述。3)持续关注后续房地产去库存、稳市场政策落地。我们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政府将出台新一轮去库存和稳市场政策。中央财政及货币政策配套是重点。4)短期看5月经济数据公布后,财政货币政策新方向。关注6月20日LPR报价利率是否下调,关注存量房贷利率政策是否调整。5)关注地缘政治外溢效应。6月27日,2024首场美国总统大选辩论将登场,关注美国大选可能产生的外溢效应。风险提示:1)地缘政治冲突进一步升级;2)经济增长不及预期;3)稳增长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过去几周,高层展开密集考察调研、公开座谈以及专题会议,政策进入重大会议前夕的重要观察期。按照传统政治经验,党的重要会议召开之前,高层领导通常会开展专题论证,进行调查研究、征求各界意见。过去两周,有如下几个关注点:一是过去两周,《求是》杂志连续刊登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论述;二是6月初的全国政协专题议政会议聚焦全面深化改革以及七大改革专题,中央深改委会议聚焦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三是6月7日国常会再次部署房地产工作,提出继续研究储备新的去库存、稳市场政策措施,并要求“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去解决存量房产、土地的消化、盘活等工作。此外,继5月出席中日韩首脑会议后,李强总理访问新西兰和澳洲,重申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开放,支持外企在华实现更好更大发展。

  事件:6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内容:6月11日,习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多个文件,包括:《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关于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指导意见》《关于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的若干意见》。

  重申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十六字方针,亮点是“产权清晰”、“政企分开”。深改委会议强调,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必须着眼于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公司治理,推动企业建立健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培育更多世界一流企业。会议强调,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要尊重企业经营主体地位,坚持问题导向,根据企业规模、发展阶段、所有制性质等,分类施策、加强引导。

  对于国企,要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完善党领导国有企业的制度机制,推动国有企业严格落实责任,完善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加强对国有资本监督管理。对于民企,要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中包括六个方面:1)完善法人治理结构;2)规范股东行为;3)强化内部监督;4)健全风险防范机制;5)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6)提升内部管理水平。

  简评:2019年11月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还特别强调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也是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题中之义。

  事件:6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听取关于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和下一步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有关工作考虑的汇报。简评:继3月22日国常会和5月17日保交房视频工作会议后,6月7日,国常会再次对房地产工作进行部署,主要内容如下:

  1)重申房地产业“两个关系”:房地产业发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经济运行和金融稳定大局。

  2)2016年以来首次明确提出“去库存”政策,并释放积极信号,后续或有“新的去库存、稳市场政策措施”:要充分认识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着力推动已出台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继续研究储备新的去库存、稳市场政策措施。

  3)房地产工作要“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对于存量房产、土地的消化、盘活等工作既要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又要稳妥把握、扎实推进。要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完善“市场+保障”住房供应体系,改革相关基础性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关于发展创投,国常会也作了部署:要围绕“募投管退”全链条优化支持政策,鼓励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开展长期投资,积极吸引外资创投基金,拓宽退出渠道,完善并购重组、份额转让等政策,营造支持创业投资发展的良好生态。

  事件:6月4-6日,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协商议政。简评:7月三中全会前,本次政协年度专题议政性会议值得关注,会议提及的“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七大专题聚焦经济体制改革。全国政协主席在闭幕会上表示,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深化调研协商,加强民主监督,广泛凝聚共识,积极主动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献计出力。

  本次政协会议议题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确定的常委会会议专题设置的整体架构,包括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完善农村经济体制和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方面。可以说,七个专题涵盖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体框架的各个方面,并着重突出了深化改革的要求。

  丁薛祥副总理在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改革,1)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2)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3)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4)更加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事件:6月5日,国务院以“深入贯彻实施国务院组织法,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主题,进行第八次专题学习,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学习。内容:李强总理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法治思想和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以贯彻实施国务院组织法为契机,进一步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作讲解。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何立峰,国务委员吴政隆作交流发言。

  李强总理指出,要推动科学立法,加快填补立法薄弱点和空白区。要坚持问题导向,多推动一些“小快灵”、针对性强的立法,帮助企业和群众真正解决实际问题。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既要有力度也要有温度,着力营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要加快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确保对各类违法行为的处罚标准统一、程序公正、结果合理。要完善监督,健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养成在有监督的条件下行使权力的习惯和自觉,让政府工作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我们整理了6月上旬全国政协常委会上,政协常委就全面深化改革的发言,话题聚焦财税改革、土地、医疗、收入分配、社保改革等。财税改革提出要解决短期面临的宏观税负持续下行、财政紧平衡、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上升等问题。土地改革,提出深化征地制度改革,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强化对过高收入、短期资本利得、财产交易所得的调节力度,调整中长期国债资金支出方向,加大城乡居民社保财政投入。

  房地产政策密集落地和推进是政策关注的焦点,过去两周人民银行、自然资源部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都有所行动。6月12日,人民银行召开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工作推进会。本次推进会是继5月17日国务院保交房视频会议明确提出“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支持地方收储”之后,政策的进一步细化,旨在加快落实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落地,通过市场化方式加快推动存量商品房去库存。6月13日,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规划土地政策支持老旧小区改造更新》,文件鼓励既有城市土地混合使用和存量建筑空间功能转换,由地方自然资源部门制定相应的正负面清单管理办法,积极盘活闲置国有资产用于社区公共服务。

  综合21世纪经济报道、上海证券报等多家媒体内容,我们对6月12日保障房再贷款推进会核心内容进行了整理:1.住房再贷款政策要点一:四个精准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介绍,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精准支持、自愿参与、以需定购和合理定价。

  精准支持是指政策支持领域要精准,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适用于全国各城市和县城,支持领域要做到“四个精准”:一是收购主体精准。一个城市政府选定不超过两家地方国有企业作为收购主体,选定的国有企业及所属集团不得为政府融资平台,且符合商业银行授信要求,要坚持市场化运营,严格避免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二是收购对象精准。收购对象严格限定为房地产企业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房,对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一视同仁,资产负债和法律关系清晰,严格把握所收购商品房的户型、面积标准。三是收购用途精准。收购的商品房定向用于保障性住房,需符合《国务院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即国发14号文的要求。四是资金用途精准。地方国有企业获得的贷款资金要单列账目、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封闭管理。房地产企业出售所得资金先依法偿还本项目债务,仍有结余的,可用于归还集团从本市其他未建成项目抽调的预售资金,或用于建设其在本市的未完工项目。

  自愿参与是指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在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下开展,尊重各方参与主体的意愿。一是城市政府自愿,各城市政府综合考虑当地保障性住房实际需求、商品房市场库存水平等情况,自主决定是否参与。二是保障群体自愿,符合保障条件的工薪群体,根据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区位、品质、价格等因素自主选择是否参与配售配租。三是房地产企业自愿,房地产企业结合自身资金压力、收购价格谈判情况等,与地方国有企业平等协商,自主决定是否出售商品房,不搞强买强卖。四是金融机构自愿,金融机构按照风险自担、商业可持续的原则自主决定是否向地方国有企业发放相关贷款。

  以需定购是指城市政府根据国发14号文和住建部门指导,制定保障性住房收购和配售配租相关管理办法时,要摸清需求,明确以需定购的收购安排。具体来看,一是动态掌握保障性住房需求底数,合理确定配售或租赁对象、价格和分配计划等,并明确相关管理制度;二是坚持以需定购,在锁定需求的前提下,科学确定可用作保障性住房的商品房房源及收购价格;三是明确要求收购主体迅速配售及出租,房子不能积压在手上或长时间大量空置。

  合理定价是指要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按照住建部门有关要求,合理确定商品房收购价格。城市政府指导地方国有企业与房地产企业通过协商谈判的方式确定商品房收购价格,防范道德风险。收购价格要按照住建部门明确的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房的定价机制合理确定,在政策支持下做到企业运营商业可持续。

  据我们不完全统计,自收储政策推出以来,全国至少有12个城市推出城市收储方案,地方试点过程中,关注如下几点:

  1)资金从哪里来。当前,地方财政资金、城司自有资金、央行再贷款及商业银行配套贷款是资金的三大来源。需要指出的是,央行设立3000亿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撬动银行共计5000亿再贷款,并不足以完全化解当前房地产库存问题。从成本收益的角度看,城司从银行获得贷款的成本在2.8-3%左右,租金回报率成为项目能否可持续的一个考量因素。以郑州为例,地方适当进行财政贴息是项目顺利推进的一个重要支持。郑州对于参与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城投,前期收购阶段一次性补贴200元/平米,相当一次性贴息2%左右,后期运营阶段前10年每年又贴息2%

  2)高门槛收购标准,能否大规模推广?据人民银行副行长陶玲的介绍,符合要求的可用来收购的商品房项目,需满足如下三个条件: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于满足工薪收入群体刚性住房需求的原则;严格把握所收购商品房的户型和面积标准。同时,央行明确要求收购主体迅速配售及出租,房子不能积压在手上或长时间大量空置。

  根据2021年7月国办《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以建筑面积不超过7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租金。因此,被收购目标需还需满足两个条件: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房,且建筑面积不超过7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质。如何实现商业可持续是摆在金融机构和城司面前的一个难题。

  “517”房地产松绑政策组合拳推出刚好满月,除北京外,所有城市均已跟进517地产新政。6月7日,上海宣布取消土拍限价,即取消商品住房用地溢价率10%的上限要求,成交地价由市场化竞价确定,进一步提升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效率。目前,上海、广州、深圳均已下调首套/二套首付比、下降房贷利率、放松限购等,且一线中广州率先取消房贷利率下限。地方政府收购库存商品房作为保障房的收储政策,各地也在积极推进。同时,我们关注到已有城市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支持消化存量住房。据证券时报披露,郑州对于参与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企业,前期收购阶段一次性补贴200元/平米,相当一次性贴息2%左右,后期运营阶段前10年每年又贴息2%;西安按企业持有的租赁住房建筑面积,每年给予100元/平米的经营奖励,相当于一次性贴息近1%。

  过去两周,部委政策涉及范围跨度广泛,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跨境电商海外仓建设、交通运输设备更新行动方案,再到网络暴力信息治理新规;产业政策方面,水泥、钢铁、炼油、合成氨四个行业发布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重点关注:欧盟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后续进展,医改2024年重点及四大行业降碳行动。

  事件:6月12日,欧委会发布关于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初裁披露,拟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17.4%至38.1%不等的临时反补贴税。主要内容:欧盟委员会称,如果欧盟无法与中方通过谈判达成解决方案,征收临时关税的举措将从7月4日起生效。目前,欧盟对所有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0%的关税。

  针对欧方表态,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中方将密切关注欧方后续进展,并将坚决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捍卫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据央视报道,中方内部正在推进提高大排量汽油车进口暂定关税的相关程序。除此之外,今年初,商务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此次,央视援引熟悉白兰地反倾销调查案的业内专家透露,该案初裁结果预计将于8月底前公布。

  此外,6月8日,土耳其宣布对原产地为中国的燃油及混合动力乘用车征收40%额外进口关税,并自发布日起30日后实施。此前,土方已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加征40%附加关税。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表示,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事件:6月13日,商务部等9部门出台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

  主要内容:今年一季度,跨境电商占出口比重达7.8%,拉动出口增长超1个百分点。我国跨境电商主体活跃,服务网络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仍面临主体能力有待提升、融资渠道亟待拓宽、监管服务需进一步优化等问题和挑战。

  事件:6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七大重点工作。主要内容:2024年医改聚焦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明确提出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健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以及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在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方面,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李斌介绍,我国组织开展第八批、第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第四批医用耗材集采,进一步降低药品和耗材费用;指导各地全面落实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28个省份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完善医保药品目录。全国超九成的统筹地区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或按病种分值支付方式改革等。

  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提质扩面。6月14日,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黄华波介绍,今年国家层面至少开展一批药品和一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药品集采将聚焦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竞争较为充分的品种;耗材集采将聚焦临床需要、价格虚高、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品种。

  据国家医保局黄华波预计,到2024年底各地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将累计达到500个。国家医保局将重点指导地方开展联盟采购,包括湖北牵头开展中成药集采、三明联盟牵头开展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用药集采等。

  继5月29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后,6月7日,国家发改委联合相关部委印发钢铁、水泥、炼油和合成氨行业节能降碳行动计划。此次发布的文件明确了4个行业节能降碳的主要目标,包括2024—2025年,通过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钢铁、炼油、合成氨、水泥行业形成节能量约32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8400万吨。到2025年底,钢铁、炼油、合成氨、水泥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均达到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

  金融监管方面,围绕新“国九条”的政策细则仍在密集落地。6月3日,国资委召开扩大会议指出,从严控制增量,各中央企业原则上不得新设、收购、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对服务主业实业效果较小、风险外溢性较大的金融机构原则上不予参股和增持。6月10日经济日报发表《防止产业资本在金融领域无序扩张》一文,称要做好产融风险隔离,筑牢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防火墙”,防止产业资本在金融领域无序扩张。6月12日,接受《人民日报》时,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将加快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资本市场监管体系,全面落实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此前,党纪教育警示大会上,吴清表示,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坚持不懈纠治“”,不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净化“八小时”之外生活圈、朋友圈。

  具体政策方面,6月7日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发布各自的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其中,值得关注的是明确了高频交易的认定标准,即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高频交易:一是单个账户每秒申报、撤单的最高笔数达到300笔以上;二是单个账户单日申报、撤单的最高笔数达到20000笔以上;三是交易所认定的其他情形。

  事件:央行旗下《金融时报》回应4月金融数据主要内容:何理解M1、M2增速?

  《金融时报》援引业内人士:上半年,在金融业“挤水分”、财政发力较慢等因素综合影响下,M1增速下行,这一现象并非企业预期偏弱单一因素影响。更深层面来看,M1统计口径不包含居民活期存款,使得M1对企业活期存款变动尤为敏感。往后看,随着财政支出的发力与房地产政策效果的显现,M1增速有望摆脱负增长,出现反弹。

  此外,《金融时报》援引业内人士称,今年以来,规范手工补息、优化金融业增加值核算实际上都是在主动挤水分,也是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关于避免资金沉淀空转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M2增速会有所回落。

  《金融时报》表示,中性利率也是衡量利率水平的一个角度。当前我国政策利率较低,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是稳固的。学术界给予不同的假设条件对我国中性利率进行估算,主流观点认为当前中性利率水平在2%左右。今年以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7天期逆回购利率保持在1.8%的较低水平,考虑通胀因素后的实际利率不到2%,仍低于中性利率,货币政策继续保持对实体经济的稳固支持力度。

  《金融时报》称,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利率下调仍有空间但也面临内外部约束。今年以来,央行已多次公开发声表示货币政策仍有空间,但前期政策效果还在显现,未来也会结合形势变化继续做好逆周期调节。客观来说,进一步降息面临内外部“双重约束”。从内部看银行净息差继续收窄。从外部看人民币汇率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事件:6月3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贯彻落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责规定(试行)》内容:1)要深入贯彻落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责规定(试行)》,修改完善中央企业金融业务监管制度,做到“长牙带刺”、有棱有角。2)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持续督促企业针对风险问题逐项落实整改措施,切实守住风险底线)从严控制增量,各中央企业原则上不得新设、收购、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对服务主业实业效果较小、风险外溢性较大的金融机构原则上不予参股和增持。4)做好风险防控,对因违规或失职造成重大风险损失的进行追责问责,对涉及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及时移送相关纪检监察机构查处。

  1. 关注2024陆家嘴金融论坛期间证监会即将发布的资本市场相关政策措施。2024陆家嘴论坛将于6月19日至20日召开,按照此前公开议程,6月19日上午,证监会主席吴清将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演讲。6月19日下午,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邱勇将在全体大会上,围绕“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发表演讲。此前,证监会已表示,本届论坛期间,证监会将发布资本市场的相关政策措施。

  点关注7月重大会议前高层动态及权威媒体预热引导。关注6月底的政治局会议。关注财税、金融、科技、土地、户籍、国企、养老等领域最新表述。

  3.持续关注新一轮房地产去库存、稳市场政策落地和执行情况。5·17政策组合拳过去一个月已集中落地,国常会表示继续研究储备新的去库存、稳市场政策措施。我们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政府将出台新一轮去库存和稳市场政策。地方存量房收储如何落地及中央财政及货币配套是重点;此外,关注12个省份地方化债政策边际调整情况。

  4.短期看5月经济数据公布后,财政货币政策新方向。关注6月20日LPR报价利率是否下调,关注存量房贷利率政策是否调整。

  5.关注地缘政治外溢效应。6月27日,2024首场美国总统辩论将登场,关注美国大选可能产生的地缘政治外溢效应。

  1)地缘政治冲突进一步升级;2)经济增长不及预期;3)稳增长政策落地不及预期;一是当前地缘政治不确定风险正在上升。二是经济增长不及预期风险。5月经济和金融数据显示内需仍然偏弱,总需求不足、房地产市场下行以及消费偏弱仍未得到根本扭转。房地产开发商销售端和融资端仍面临较大压力,一些头部民营开发商资金链仍然承压。三是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后续稳增长政策落地节奏和力度是宏观政策观察的一个重要着力点。货币政策方面,人民银行进一步降息面临内外部“双重约束”——银行净息差继续收窄和汇率稳定;财政政策方面,地方债的供给进度仍然偏慢。房地产政策方面,市场更加关注政策落地情况和执行效果,无论保交房还是去库存,资金支持力度是关键。

  研报:《三中全会前,高层释放了哪些信号?——政策观察双周报》2024-06-18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