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行业动态

第二批“福建十大渔业品牌”!三明十大特产排行

发布时间:2024-06-30 21:54

  九龙湖白刀,学名翘嘴红鲌,是闽江流域的一种古老鱼种,食用历史悠久。杜甫在《峡隘》一诗中写道“白鱼如切玉,朱橘不论钱”,其中“白鱼”说的就是白刀。白刀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一书中对白刀的药用功效评价颇高:“可治肝气不足,补肝明目,血助脉。”

  九龙湖上游及库区生态环境良好,库区水质常年优于地表水Ⅱ类水质。九龙湖独特的地质结构、水域气候、水质环境造就了九龙湖白刀独特的口感与品质,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其鲜味氨基酸,如天冬氨基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含量较普通鱼类高,历来是餐桌上的佳肴,有“闽江上等名贵鱼”的美誉。【详细】

  福州黄螺,学名泥东风螺,为福建地方特色的优质海水贝类品种,主要分布于闽江口和连江一带。福州黄螺贝壳黄褐色,肉质厚实,口感爽滑,鲜香四溢,深受消费者喜爱。其营养价值较高,腹足肌中的蛋白含量高达70%左右,而脂肪含量仅5%左右,属名贵滋补的海产品。可入药,其肉干味甘,性凉,有清热、凉血和润燥的功效。在福州话“黄”通“旺”音,因其有旺发之意,是福州宴席必上的一道美味。

  近年来,福州黄螺自然资源日益减少,人工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养殖产量已达500吨,养殖区域集中在长乐和连江沿海一带。【详细】

  漳港海蚌,学名西施舌,为高经济价值的名贵贝类之一,其生长快,个体大,品味好,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多种药用和鲜味氨基酸。具有补阴、益精、润脏腑、止烦渴、凉肝明目、清热息风等功效。

  漳港及其附近海域因所处独特海洋地理和水质生态环境,出产的海蚌个体大、肉质脆嫩、味极鲜美、品味独特。1765年,《本草纲目拾遗》中就有关于长乐漳港生产海蚌的记载:“屠本逡曰:似蛤蜊而长大,有舌白色,名西施舌。闽部疏曰:海错出东四郡者,以西施舌为第一,蛎房次之……,以美见谥,产长乐湾中。刘芳州记载:据言介属之美,无不过西施舌”。1972年,美国尼克松总统访华期间,漳港海蚌摆上国宴。20世纪80年代初,闽菜大师强木根、强曲曲创出“鸡汤氽海蚌”这一闽菜中的特级佳肴后,漳港海蚌开始名扬四海。【详细】

  大金湖大头鲢,又称大金湖鳙鱼、胖头鱼,产自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风景区泰宁县大金湖水域。大金湖全长62公里,水域面积3600公顷,周边山峦起伏,森林覆盖率高,水质清新、无污染。大金湖大头鲢富含磷脂及改善记忆力的脑垂体后叶素,特别是脑髓含量较高,且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含量更高,并以其原生态、无污染、无泥腥味、天然鲜嫩、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推崇。

  目前,大金湖大头鲢年产量850吨,年产值1275万元,泰宁县已成立配送中心,加盟酒店遍布省内的福州、泉州、厦门、三明、南平等地,同时拓展了上海、浙江、广东等省外市场。【详细】

  宁德弹涂鱼,俗称跳跳鱼、泥牛、花鱼、泥猴等,是沿岸广温广盐“两栖”鱼类。宁德弹涂鱼生命力旺盛,适应性强,善于爬行、跳跃和穴居,耐长途运输。宁德弹涂鱼天然鲜活,营养丰富,肉嫩味美,具有滋补、强身功效,和酒炖服可治耳鸣、头晕、盗汗、阳痿等,还是妇女产后进补和孝敬老人的馈赠佳品。目前主要以活鱼销往全国各地。

  宁德弹涂鱼以底栖硅藻和滩涂淤泥中的有机碎屑为主食,只要掌握好水温、盐度、光照等条件,培养好底栖硅藻,经一年左右养成即可达到商品规格。宁德沿海均有养殖,其技术和规模均为全国领先。据统计,目前宁德弹涂鱼养殖面积2903公顷,占全省的90%;产量5091吨,占全省的79%;产值5亿元。【详细】

  宁德香鱼,俗称油香鱼,为名贵小型经济鱼类,分布于水质清澈、水温较低的沿海山区溪河中。因其脊背含有香腺呈特殊香味而闻名于世,古代作为贡品鱼,素有“淡水鱼之王”的美誉, 在国内外尤其日本、韩国有广阔市场。

  经过多年的人工批量育苗研发与养殖推广,宁德市成为国内香鱼最大规模的人工育苗与养殖基地。据统计,目前,宁德香鱼产量500多吨,产值达3360万元。【详细】

  福建牡蛎养殖历史可追溯到宋代,闽东北以插竹养蛎为主,闽中南以投石养殖牡蛎,到明清时代,福建投石养蛎已十分普遍。目前福建是中国最大的牡蛎养殖区,2014年福建省牡蛎养殖面积 3.8万公顷,产量达161万吨,养殖产量占福建省海水养殖产量的 42.5%。牡蛎是一种高蛋白的水产品,鲜味氨基酸如谷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含量较高;此外牡蛎肉中含有丰富的牛磺酸、锌和硒等微量元素,已成为福建沿海居民喜爱的食品。

  近年来,我省采用选择育种方法,构建了“壳色-生长”的育种模式,首次培育出速长-黄壳色牡蛎“金蛎1号”,“金蛎1号”新品系贝壳金黄,颜色绚丽,生长速度快,经过育肥、净化后成为高品质生食牡蛎,目前已在泉州深沪湾海区养殖推广。【详细】

  漳州白对虾,学名南美白对虾,具有肉质佳、出肉率高、食性杂、生长速度快、环境适应能力强、养殖成本低等优点,被认为是当今最适合养殖、加工出口、最具发展前景的养殖品种之一。

  漳州白对虾主产区在龙海市、漳浦县、云霄县和诏安县。目前,漳州白对虾养殖面积5615公顷,产量4.6万吨。近年来,漳州白对虾加工业也发展迅速,已形成一定的规模。目前,漳州白对虾加工量2.3万吨,加工产值24.97亿元。漳州白对虾已获得无公害产地产品认证认定和福建省名牌产品称号。【详细】

  连江虾皮,俗称虾米,是以主要分布在黄岐湾、定海湾的毛虾为原料,经漂煮后晒干或烘干的干制品。连江虾皮肉味精美、咸淡适宜、色泽鲜亮、无杂质、无异味,因能长期保存而畅销海内外。

  连江虾皮历史悠久,《连江县志》(嘉庆版)记载:“虾最小者为虾鲜,熟干之为虾米,生干之为鲜干,腌之为虾畸”,《福建通志》福建物产志记载“虾米十月至正月盛产连江”。连江虾皮加工的工艺独特,具有良好的声誉,曾获得1999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连江县现有20多家连江虾皮加工企业,目前,产量达到3万吨,产值6亿元,连江虾皮获得多个省著名商标、省名牌产品。【详细】

  崇武鱼卷是福建闽南一带的一道独特名菜,选用新鲜的深海鱼,如马鲛鱼、海鳗或鲨鱼为主要原料,其外观呈圆柱状,大小均匀,色泽微黄晶亮,质地柔润,富有弹性,入口清脆,有一种特有的鲜香味,深受闽南百姓及游客的赞赏。

  据《泉州市政府年鉴》和《崇武镇志》记载:“鱼卷”为崇武城区水产品深度加工的特产,其制作起源于清代,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与当地民俗婚俗紧密相关。崇武女耕男渔,男人以海为生,顶风钻浪,往往有生命危险,因此,崇武人尤为看重“出入平安、家人团聚”。其中最突出的是,把鱼卷做成两头圆形的长条,寄意“(年)头圆(年)尾圆,长长远远”的美好祝愿。除了婚宴喜席头道菜要上鱼卷,逢年过节或家庭宴请也必有之,素有“无卷不成宴”之说。【详细】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