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中国三大抗战文化中心之一,中国《北上抗日宣言》在此发表,东南半壁文化人士在这里荟萃,这里的一砖一瓦、一纸一笔,都见证着伟大。
抗战时期,福建省政府从福州内迁永安,作为战时省会达七年半(1938年5月——1945年10月)之久。近40个省级机关部门在永安办公,一批员、文化名人、爱国进步人士云集于此,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历史遗址、革命文物、经典故事。
永安抗战旧址群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级抗战遗址、遗迹名录单位、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永安抗战旧址群”内含福建省国民政府办公旧址——永安文庙、台湾部旧址——复兴堡、福建省国民政府卫生处旧址——萃园、福建省高等旧址——上新厝、最高闽浙赣分庭旧址——材排厝、福建省教育厅职员旧址——棋盘厝、福建省高等检察署旧址——团和厝、福建省交通驿运管理处旧址——大夫第、福建省教育厅厅长郑贞文居住旧址——燃藜堂、革命烈士羊枣被捕处——渡头宅、台湾部委员林鋆居住旧址——刘氏祖屋、福建省教育厅办公旧址——刘氏宗祠等12处旧址,分布在永安市区、吉山村和文龙村三个地方,建筑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公园位于小陶镇内,占地面积10000㎡,建筑面积2140㎡,展厅面积1000平方米,由红色文化广场、北上抗日先遣队陈列展厅、培训研学基地、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五部分构成,全景式展示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征战历程,特别是在福建、三明苏区的革命历史,突出展示北上抗日先遣队为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
安砂镇于1985年被福建省民政厅认定为革命老区镇,安砂镇内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包含安砂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军渡口、钱廪山战斗遗址、安砂赤卫队队部遗址、安砂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遗址,是永安重点打造的红色印记旅游片区。
安砂区苏维埃政府旧址:1934年4月,红军独立七团进驻安砂后,为配合主力部队攻打永安,红七团遵循古田会议精神,按照中革军委在瑞金叶坪会议的要求,成立了永安砂区苏维埃政府,下辖曹田、水碓、石碧三个乡苏维埃政府,这是土地革命时期,永安成立最早,坚持最久的苏维埃政权。是福建省老区革命遗址,永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军渡口:位于安砂村龙江路坝下。1932年1月,红十二军三十六师就在安砂村渡口大败敌军卢兴邦一个营的兵力。1934年7月初,为确保北上抗日先遣队等主力部队渡过九龙溪,红七团在安砂区苏维埃政府赖福顺配合下,将全村赤卫队员、农会群众纷纷动员起来,拆床板,卸门板用于红军铺设宽2米多,长100余米的渡口浮桥。红军桥搭建完成后,红一军团、少共国际师等多支红伍,在完成矮岭阻击战和筹粮筹款任务后,通过此桥将物资运回苏区。北上抗日先遣队也通过此桥,开赴抗日前线。此后,老百姓就把这里称红军渡口,把当时的浮桥称红军桥。
马洪红军标语博物馆位于永安市洪田镇马洪村,是省史教育基地,三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由原“少共国际师指挥部旧址—逢源堂”和“战时红军医院旧址—作求堂”等革命遗址改造升级而成。也是全省首个实体性红军标语博物馆,保留有红军标语、漫画300余条和红军战壕等革命遗迹,具有实体性、现场性、原真性等特点,是承载着中国革命和优良传统的“生动教材”。
霞鹤村原名虾蛤村,是抗战时期著名左翼作家黎烈文创办的改进出版社所在地。 霞鹤村位于永安市西南部的九龙溪畔,海拔仅160米,是全镇海拔最低的村,因为当地人靠水吃水,盛产鱼虾蛤蜊而得名。土名为役铺村,1998年更名为霞鹤村。如今,可谓村如其名,这里的风景美丽如云霞,古树成荫,翠竹摇曳,处处充满自然野趣,人们的生活悠闲似野鹤。
贡川镇古名“贡堡”,集古老的城墙、屋宅、桥梁、寺庙、祠堂、水井、巷道于一体,被誉为三明最有特色的明代古城。图源:福建日报
贡川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AAA级旅游景区。古称“发口”“挂口”,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时任朝廷御史中丞陈雍携子定居开发,距今已有1270多年的历史。因宋朝新科探花陈瓘以“发口草席”进贡朝廷,宋神宗下旨改名“贡川”。贡川古镇历史遗存丰富,建筑类型众多,有古城墙与城门、还有民居、宗祠、庙宇、廊桥、商会会址等,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是闽中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军古城墙战斗遗址、笋帮公栈红军联络站旧址、机垣杨公祠农工会旧址等宝贵的红色遗址群。古城墙是贡川规模最大的古建筑,也是当年红军三进贡川英勇战斗的地方。
来源:福建日报、清新福建 文旅之声、永安市文体和旅游局、绿都三明、三明日报、三明市融媒体中心
联系人:李
手机:13658489879
电话:0598-8591900
邮箱:59896898@qq.com
地址: 三明市三元区碧桂园247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