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苏州工业园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4.6%,位居全市第一。数字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其中人工智能产值超800亿元,园区引育人工智能企业超1300家。
一块小饼干,背后藏着哪些数字奥秘和智能文章?5月15日,记者在苏州工业园区拿起这样一块透着“智能范儿”的饼干。
不久前,苏州工业园区的亿滋食品(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滋食品),靠着生产零食饼干入选了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新一批“灯塔工厂”,成为全球零食饼干行业第一家端到端“灯塔工厂”。
“灯塔工厂”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当今全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最高水平。亿滋食品利用人工智能、3D打印和大数据分析等数字技术,将准时交货率提高了18%,交货时间缩短了32%。
亿滋食品只是苏州工业园区拥抱数字浪潮、聚合数字力量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瞄准新赛道,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在数字经济发展、数字政府建设、数字生态营造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数字园区建设不断“开新花”“结新果”。
在博世汽车电子事业部苏州工厂的智能化生产车间,一台台AGV小车正有条不紊地穿梭前行。
生产所需的物料,有了新的运送方式。现在“智慧大脑”会自动计算物料的消耗并进行预测,将相关信息发送到仓库后,便会有一个机器人自动去仓库把所需的物料送到指定地点。
作为博世公司全球最大的研发和制造中心之一,近年来,博世汽车电子事业部苏州工厂在生产和物流环节实施了数字化转型战略,将生产成本降低了15%。
对于把实体经济当作看家本领的苏州工业园区而言,数字经济不仅为制造业源源不断地提供关键增量,数字化、智能化也越来越成为构筑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环。
早在2012年,苏州工业园区就着手布局,出台各类产业政策,陆续吸引华为、微软(中国)、甲骨文等世界500强企业入驻,涌现出一批增长快、带动力强的本土创新企业,覆盖大数据产业链上下游多个环节。天聚地合、苏州国云等一批企业在本地互联网大数据细分领域显出带动力,企查查、智慧芽等大数据应用企业成长迅速,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地图不断完善。在通用软件层,国云数据已成长为中国顶级的大数据技术服务运营商,拥有国际领先的大数据技术和产品。
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卢渊表示,2022年,苏州工业园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4.6%,位居全市第一。数字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其中人工智能产值超800亿元,园区引育人工智能企业超1300家。
5月9日,依托苏州工业园区“经济大脑”建设的“保服通”保税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多家企业将享受定制化的在线服务。
苏州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关务经理卢珏尝鲜“保服通”平台后表示:“以往很多业务要把纸质材料当面递交到海关,资料不全要跑第二趟。现在通过‘保服通’平台可直接在线制单、在线提交、在线修正,整体业务流程办理可视化、透明化,业务办理效率大大提高。”
无须线下见面,线上即可一站式完成各项审批;登录一个平台,可集成办理多个部门的业务……诸如此类场景的实现,离不开园区多年来在数字政府建设领域的深耕、探索。
苏州工业园区实体经济规模大、应用场景多。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持续深入推动以数字服务、数字监管、数字营商为核心的数字政务建设,不断丰富“亲商服务”“园区经验”新内涵。
由一网而入、得万事通办。这简单的几个字已然成为园区数字政务服务最生动的写照。
推动数字政务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看得准、布局早、出手快。早在2019年,苏州工业园区就推出全国首个开发区级“一网通办”平台。打开这个英日韩三语国际版“一网通办”平台,近1500项业务都能足不出户地在指尖办好,其中包括企业查档、政策一键通、人才创无忧、自助挪车等高频数字化场景。
迄今为止,“一网通办”平台用户总数超74万,办件总量超360万件,企业群众满意率达99.97%。
随着数字化建设的“触角”日益延伸,智能技术已成为增强数字政府效能、优化数字社会环境的关键。2021年,苏州工业园区“经济大脑”上线。该大脑基于地理信息、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从宏观到微观,从产业到企业,实时监测区域经济运行态势,为园区产业升级的后续决策给予参考和依据。
卢渊介绍说,依托“经济大脑”,苏州工业园区已构建12.8万家企业精准画像,并获评“2022年智慧江苏重点工程”。
近日,2辆L4级5G智能网联公交车亮相苏州工业园区,它们具备自动行驶、自动转向、自动制动、智能传动、车路协同、远程接管等场景功能。
目前,智能网联公交车已顺利取得苏州市车管所颁发的示范应用牌照,并进入试运营阶段,不久后将面向公众开展载客运营,为市民提供科技感十足的智能网联公交服务。
如今的苏州工业园区,一条前所未有的“数字大河”,从八方汇聚而成,又流向千家万户,悄然改变着大家的生活。
作为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新型基础设施,5G对提升城市信息化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具有关键作用。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已建成5G基站超5000个,基站密度全市第一。在此基础上,无人清扫、无人售卖、智能网联公交等智能网联5G应用场景,在园区不断落地应用。
接下来,苏州工业园区还将全面开展典型智能车联网场景复制推广工作。很快市民便可在李公堤、月光码头等核心商圈感受无人售卖、无人安防、无人配送等丰富多样的服务。
在深化数字应用方面,苏州工业园区启动5G教育专网建设,全区中小学校智慧校园100%全覆盖;推进数字化医疗体系建设,全面升级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大力发展数字交通,获批交通部首批自动驾驶先导应用试点,入选省首批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持续加快数字城市建设,营造开放、健康、安全的数字生态。利用区块链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了国家级区块链新型基础设施——“星火·链网”,加速“星火·链网”骨干节点,打造区域全覆盖链数字基础设施,为数字园区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本报记者 张 晔 实习生 吴 婷)
2022年,国际科学团队完成第一个完整的、无间隙的人类基因组序列。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焕明说,现在成本降低后,很多以前舍不得测的基因组类别现在都能测序了,比如疾病基因组、药物基因组等。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12日发布的北极年度气候报告显示,2023年北极的平均表面气温是自1900年以来第六高,夏季地表气温创有气温记录以来新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所属国有企业,一定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紧紧依靠科技进步驱动产品创新和产业发展,研发和掌握更多的国之重器,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利益。
培养用好青年科技人才,对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意义重大。丁冉建议,对一些从事长周期基础研究的青年科技人才,应适当放宽博士后进出站的年龄限制。
统筹不仅限于区域内,更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促进要素资源的整合创新在长三角经济版图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远近闻名。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要从体制机制、要素流动、产业协作等方面实现更高效的协同联动,凝聚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大数据、人工智能(AI)和大模型的融合发展,将激活科学研究的创新力和生命力,帮助破解更多科学密码。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科学家开展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表明,使用生物疗法可以控制哮喘重症。
《自然·电子学》12日报告了一种由电子硬件和一个大脑类器官组成的混合计算系统,可执行如语音识别和非线性方程预测等任务。
(记者刘志强、常钦、郁静娴)粮食丰收,颗粒归仓。今年,在自然灾害多发频发情况下,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功不可没。减“单”增“双”,湖南省湘乡市棋梓镇普安村农民田学文说:“单季稻改成双季稻,早稻集中育秧每亩补贴100元,流转的2000多亩田多种了一季,增收20万元左右。
近日,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青年学者、中山大学教授黄凯团队研究开发出一款高度仿生的老鼠机器人NeRmo,相关成果发表于《科学-机器人》。这款机器人的核心创新在于其柔性脊柱的水平摆动设计,大幅提升了机器人的运动灵活性和效率。
据新华社电国家统计局12月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据介绍,2023年,全国夏粮产量为2923亿斤,比上年减少25亿斤,下降0.8%;早稻产量为566.7亿斤,比上年增加4.3亿斤,增长0.8%。
“海上风电是清洁能源建设的兵家必争之地,更是风能产业的科技制高点。”他建议,加强海上风电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研制关键共性技术标准,通过标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快速发展的5G、人工智能等技术,是充满活力的创新引擎,亦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的重要抓手。这些数字都表明,中国将持续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与世界各国共享科技创新带来的福祉。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储存环最后一台磁铁12月11日安装就位,标志着HEPS储存环主体设备安装闭环。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12月11日,工作人员安装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加速器储存环线
针对当前呼吸道疾病,特别是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形势,国家卫健委10日就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近日,我国航天两大集团公司党组机关报《中国航天报》推出“为建设航天强国不懈奋斗”系列评论,在其中一篇评论中提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对标SpaceX,集团公司在发展理念上、科研生产模式上、关键核心技术上、质量效率效益上存在明显差距和不足,整体上大而不强、大而不优”。
12月9日,记者从东北农业大学获悉,该校野大麦种子人工扩繁基地喜获丰收。这标志着“野大麦种子扩繁与退化盐碱草地生态修复技术推广与示范项目”达到预期目标。
记者12月8日获悉,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为磊教授联合国内外研究人员,在海洋生物碳泵研究领域取得最新进展。研究人员介绍,此前,对海洋生物碳泵的直接观测主要利用沉积物采集器,数据极为稀少。
联系人:李
手机:13658489879
电话:0598-8591900
邮箱:59896898@qq.com
地址: 三明市三元区碧桂园247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