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无论我们走得再远,走到再辉煌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正如,我们无法忘记,在这半个多世纪前,十万建设大军从祖国四面八方集聚三明,掀起如火如荼的建设热潮。北起徐碧翁墩,南至三元台江,广大的建设者在长达25华里的区域内,战酷暑、斗严寒,披荆斩棘,移山填沟,谱写出一曲建设崭新三明的宏伟乐章。
本文挑选了71幅建设者们在生产生活中的照片,通过历史选择、艰难创业、圆梦时刻、技术革新、城市雏形、领导关怀这六个部分再现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
1957年,偏隅一方的山区小县——三明,在宁静、祥和中,迎来了新的一年。这座小城的人们谁也不曾料到,新的一年将是决定小城命运的关键一年。一个又一个与小城命运休戚相关的决策正在酝酿、形成。
1957年9月,省委选址小组将三明列西列为初定厂址报送至国家计委、建委和国务院化工、冶金部。
1958年7月,福建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9128部队、厦门大学中文系师生,以及来自全省各地上万名民工大军,组成浩浩荡荡的“军、技、民”三结合的施工队像潮水一般涌入三明,拉开了万人会战三明工业基地建设的序幕。
福建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是首批到达三明的建筑施工队伍。她原是西北工程管理总局第三公司宝鸡工程处,是一支从人民武装部队集体转业而成的能承担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建筑施工队伍。
1958年6月24日,队伍南迁参加三明新兴工业城市建设。南迁三明的职工共计2010人,随带眷属1500余人,随带装备有47辆汽车、13台起重机及其他施工机械设备16台。
1958年7月24日,“福建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成立。公司成立后,承担了三明全部工业建设项目和部分城市建设项目的施工,为三明重工业基地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上图为60年代初,战斗在三明建设工地第一线的省建一公司职工胜利完成任务,向公司送喜报)
没有城市依托,是三明工业基地建设突出的难点,给建设者带来了许多困扰。但是,建设者们没有被这一片松林山地的严峻现实打倒,他们自力更生,开始了白手起家的创业历程。
三明市区地处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之间的河谷盆地,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3公里。以三明钢铁厂为中心的钢铁、机械、化工、电热等厂,一个紧挨一个地分布在河西区的丘陵地带上,每建一个厂,第一仗就是移山、填沟,开挖大型土方。
率先开工的三明钢铁厂第一期工程115万立方米的大型土方开挖了。沙溪河畔人山人海,锄起镐落,肩挑车运,川流不息,打夯号子此起彼落,工地上一片热烈沸腾的景象。
许多人认为,三明是先有了工业才有这座城市。确实,建设钢铁厂、化工厂需要一系列配套工程,于是水厂、热电厂、焦化厂、化机厂纷纷上马,形成了工业企业群;工业企业群的形成,需要交通、邮电、金融、卫生、教育、商品市场的配套,于是才有了三明这座年轻的城市。
承担三钢基地建设的力量主要是省建一公司第三工程处3000余名职工,9128部队的1000余名指战员,冶金安装职工近千人以及来自全省各地数千名外地民工,共1万余人。截至1959年,三钢工地建设人数已超3万人。
1957年10月,化工部原则上批准了福建化肥厂的设计方案。经筹备组多次勘测与复查,化肥厂最终落户三明列西。与钢铁厂一同成为带动三明重工业发展的双龙头。
1958年11月,三化破土动工,开始一期工程建设,在建设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曲折,先后在厂区规划、工程项目上马等方面为了钢铁、机械企业的优先发展作了很大牺牲。除为三钢提供氧气的空分车间外,石灰氮厂、电石厂都延期施工,直到1959年底才全面动工兴建。磨难最多的是大氨工程,三上三下,直到1970年,才建成投产。
三明水厂工程于1958年8月动工。12月13日,开始主体工程——第一水泵房的土建工程。第一水泵房土建工程采取一次立模,连续浇灌,交叉施工的办法施工。
1959年9月21日,水泵房建成,通过试压正式供水,成为我省规模最大的水厂,第一水泵房拥有8台每小时抽水2000-3000吨水的水泵,抽水量达48万吨,几乎占沙溪河枯水期流量的三分之一,满足了三明工业基地的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
三明热电厂是作为化工厂的一个动力车间设计的,为化工厂提供热蒸气和电力能源。由于钢铁厂规模不断扩大,古田电站的输电网还未接通,为保证三钢上马,决定扩大热电厂的建设规模,为三钢、三化和整个工业基地建设提供热电能源。
1958年底,热电厂被列入重点先行工程。1959年9月22日,热电厂一期工程6000千瓦机组正式投入生产,向建国10周年献礼。
1958年8月,三明机修厂破土动工。作为三明钢铁厂的主要配套工程,它担负着钢铁厂和化工厂等单位的大型机器设备的修理和部分制造任务。第一期工程包括机工、铸造、铆焊、电修、锻造5个车间,其中铸造车间总面积为7700平方米,是当时全省最大的铸造车间。1960年3月,更名为三明化机厂。
三明焦化厂筹建于1958年9月。为就地解决三钢所需的焦炭,1958年12月,三明焦化厂开始土法炼焦试验,经反复试验,终于在12月中旬炼出第一炉焦。
1958年,3000多名建设者开始在梅列徐碧的一座荒山上破土兴建“三明冶金矿山设备厂”。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在这座荒山上盖起49幢竹棚草房作为居住、车间和办公室用房。这个厂也因此被人们称为“荒坡上崛起的工厂”。1959年12月,改名为“三明冶金机械厂”,1961年更名为“三明重型机器厂”。
1959年5月,主体工程——金工车间建成投产,能制造年产5-10万吨高铁的高炉、转炉,还有轧钢机、高压容器、水煤气发生炉以及冶金、矿山使用的机械设备。
1960年12月,徐碧铁路桥竣工,解决了重机厂投产后钢铁、机械、燃料的运输问题,重机厂成为当时我省最大的重型机械企业。
列东大桥是三明工业基地第一个建成并交付使用的市政建设项目。负责建造这座大桥的省交通厅第四工程队全体职工和晋江安海民工队。从1958年6月正式动工,至1959年4月10日大桥竣工,共用了10个月时间。
列东大桥的建成,使沙溪河东岸的机械工业区和西岸的钢铁、化工区相衔接,担负起工业基地繁重的运输任务,也方便了两岸居民的往来。
1959年1月2日24时,三钢第一炉6吨钢水淌淌流出,至此结束了福建省“手无寸钢”的历史,标志着我省钢铁工业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
1959年10月6日,三钢一号高炉胜利出铁,质量达优。这标志着出铁、炼钢、轧钢一条龙的钢铁联合企业首期工程基本完成。
1958年5月27日,福建省委书记处书记兼三明公社党委伍洪祥发出“在三明地区开展全民增产节约运动”的指示。
1960年初,三明建委成立技术革新领导委员会,领导增产节约运动。在运动中,三明的建设者们坚持自力更生,土法上马,土洋结合,制成大批土器具和大量建筑材料,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
三明化机厂职工开展技术革新,车床刀具从原来一把逐步增至十五把,大大提高工效
三明重工业基地建设在10万多名建设者的艰苦拼搏和全国各地各部门的大力支援下,经过两年的建设,到处呈现厂房毗连,烟囱林立的壮丽景观,一个以钢铁工业、化学工业和机器制造业为中心的重型工业城市雏形已经形成。
1961年2月12日,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在省委书记叶飞的陪同下来三明视察。朱德同志听取了三明市委张维兹的工作汇报,并视察了钢铁厂、化工厂。朱德同志有感于三明重工业基地取得的成绩,临别前赋诗《三明新市》。
本次展览,只是浩瀚大海中的一束浪花,是三明工业建设征途上的一个缩影。更美的瞬间回馈历史,更多的精彩永驻心间。
联系人:李
手机:13658489879
电话:0598-8591900
邮箱:59896898@qq.com
地址: 三明市三元区碧桂园247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