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期间末,我国提出了钢铁工业建设“三大五中十八小”的战略部署,奠定了中国钢铁工业的空间布局基础。
而如今,进入到了“十四五”期间,曾经钢铁工业的“十八罗汉”历经沧桑,物是人非。
2015年12月22日,杭钢将位于杭州半山的钢铁基地生产线月,济钢主产区钢铁产线提前半年安全停产。
邯钢和“五帝”之一的唐钢重组成立了河北钢铁;八钢、鄂钢、新钢加入了宝武;长城特钢加入了攀钢,而随后攀钢又加入了鞍钢;贵钢、通钢加入了首钢……
新中国成立时,钢铁有着特殊的地位,因此因钢而兴的城市有不少。比如,马钢之于马鞍山,新钢之于新余,攀钢之于攀枝花……而三钢之于三明,显得更为特殊。因为
“先有三钢,后有三明。”1957年末,在的支持下,福建开展“小三线”建设,从全国各地抽调了10万大军支援。1958年,三明钢铁厂建成。两年后,这座城市才正式拥有了“三明市”的名字。三明由工业发展、因工业辉煌,而占地8平方公里的三钢与这座城市紧紧融在一起,同频共振、休戚与共。
应该说,十八罗汉的诞生为各自所在省份的钢铁产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奠定了中国钢铁工业的布局基础。他们在计划经济时代风光无限,但是有些却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掉队了。
而三钢虽然也经历过项目下马、六千余职工泪别钢城的凄楚,也有过蹉跎岁月中坚持生产的执着,但是不管怎样,它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重焕生机活力,并保持着昂扬的高质量发展势头。
2007年,三钢兼并重组民营企业福建三安钢铁有限公司,以此为基础,又把握住2014年钢铁行业发展低谷的机遇,设立福建罗源闽光有限公司,兼并了位于沿海罗源湾的福建三金钢铁有限公司。
2017年11月,三钢又通过司法拍卖,成功竞买福建正和钢管有限公司,并设立漳州闽光钢铁有限公司予以接收。
2017年,三钢集团产钢1119.4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10.20亿元,实现利润83.42亿元、税金24.96亿元,取得了建厂以来的最好经营业绩。
在当年全国钢铁企业对标中,三钢遥遥领先:资产总额排名第24位,产钢排名第17位,利润总额排名第4位,总资产贡献率排名第2位,吨钢利税排名第1位。
然而,近几年来,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下滑,同时叠加原材料高位成本的原因,三钢的产品盈利空间被大大压缩。以建筑钢材生产为主的三钢最近遇到了麻烦。
三钢也意识到这些问题,基于生产效益最大化原则,三钢闽光安排旗下子公司——漳州闽光在2023年上半年实施了停产。但仍抵挡不住亏损的到来。
三钢亏损11亿元。其上市公司三钢闽光1月29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6.64亿元,同比由盈转亏,下降幅度为578.37%左右。三钢同时表示:公司正在推进转型升级项目建设,推动绿色化和数字化转型,新项目建设对原有的工序平衡产生一定影响,新技术、新装备投用的后发优势尚未充分发挥。
联系人:李
手机:13658489879
电话:0598-8591900
邮箱:59896898@qq.com
地址: 三明市三元区碧桂园247幢2005